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家庭医生来了,你约吗?今年金华市规范签约率20%以上
2016年06月28日 10:08:00 来源: 金华日报 徐枫

49761467073891045.jpg

  浙江在线6月28日讯 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记者昨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列入今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要点;6月底前,所有县(市)要求出台签约服务政策,今年全市规范签约率达20%以上。

  家庭医生并非新鲜事

  “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和责任医生,其实说的是同一个概念。”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介绍,2011年提出的全科医生概念,我省卫生界习惯称之为责任医生。我市2015年开始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今年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主要是为了发挥社区医疗在医改中的基础作用,这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

  今年3月,市卫计委印发《金华市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规范与考核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签约服务对象为全市常住居民,起步阶段以慢性病人、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逐步实现常住居民全覆盖;签约服务内容主要为签约居民提供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应统一标准,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多样化。

  事实上,早在2013年6月,我市城乡就已启动责任医生签约式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医生与社区居民签订《城乡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协议》,承诺提供制定健康计划、个体健康指导、分类管理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服务、协助转诊服务等内容,只不过这些服务主要限于免费的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

  “很多居民以为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后,打一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这是不了解签约内容产生的一种误解。”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说,责任医生不是私人医生,一名责任医生对应着数百甚至上千名签约服务对象,能够为居民做的,更多是随访、定期体检通知、接受电话咨询,以及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签约服务协议,签约居民出现健康问题,在辖区内就诊首先选择签约责任医生,如果病情紧急需立即转至其他医院就诊,每一名责任医生背后都有一个团队,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可以提供优先就诊和转诊住院服务,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责任医生人手短缺

  哪些医生能够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意见》明确提出,签约的责任医生通常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或其他具备签约服务能力的执业医师担任。

  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要想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手紧缺。婺城区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户籍人口2.3万人,加上外来人口,服务人群有4.5万人,该中心包括院长目前有6名全科医生,去年门诊3.8万多人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工作要求,一名责任医生需执行12大类45小项服务项目,像上门随访辖区慢性病人,规定一级管理一季度随访一次、二级管理两月随访一次、三级管理一月随访一次,由于人员配备标准限制,全科医生保证日常门诊已捉襟见肘,更别说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了。目前这项工作只得交由责任护士承担,一名责任护士与对应服务的慢性病病人比例为1∶200。

  责任医生人手紧缺是全国性问题。按照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全国需要28万到42万名全科医生。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共有18.9万人,占医生总数比例仅为6.6%,缺口仍然巨大。

  《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有关人士呼吁,尽快补上全科医生的缺口,尽快培养一批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充实家庭医生队伍。

  居民签约

  意愿还不强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的签约意愿还不强,光靠卫生部门一头热不可能热起来。”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的周良英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的加大,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彩超、成人肺功能仪等设备,开展一般的常规体检,技术和服务水平并不亚于大医院。周良英说,他们平时经常针对社区60岁以上居民开展免费体检,虽然医护人员一再通知符合条件的体检对象,还是很少有人上门。

  据介绍,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将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其中财政按有效签约人数,起步阶段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元的签约服务补贴。签约服务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免费体检都还遇冷,收取签约服务费的难度可想而知。”周良英说。

  “总感觉社区医院的医生医术不高,看病一定要去大医院,虽然费时费力,但心里踏实。”市区邵女士告诉记者。记者发现,像邵女士这样的就医观念在居民中很普遍。事实上,一些小的健康问题在身边社区医院就可以得到解决,一窝蜂去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造成了医疗资源极大浪费。周良英表示,现在的社区医生都经过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训练,一些人还有在大医院从业的经历,她认为居民需要转变传统的就医观念,与责任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意见》中提到,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指出,要增强居民签约服务意愿,还需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一要注重团队,二要注重平台,打造名医效应,责任医生知名度打出来了,就能为医患双向选择奠定基础。

  今年5月31日,市中医医院和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联合办医,这一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整合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让社区医院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也是一个有益尝试。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