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一年之内,价格遭遇腰斩 多肉市场为何冰火两重天?
2016年12月15日 16:03:00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杨林聪

  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 近几年来,多肉植物已经成为城市人群特别是年轻女白领的新一代“萌宠”,喜欢种植多肉的人,被称为“肉粉”。随便走进写字楼和办公室,都能看到一盆盆的多肉。

  随着多肉火热起来的是多肉的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多肉价格在过去几年节节升高。但是,昨天记者走访市区花卉市场发现:眼下的多肉价格,正遭遇市场“寒冬”,和一年前相比,价格几乎遭遇了“腰斩”。

  最便宜的10元3盆

  种植户直言销量下降一半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区老农贸附近的花鸟市场,在一家专营多肉的摊位前,最醒目的是一块招牌:多肉10元3盆。

  经营户陈安既做销售也有种植,他在市区乡下有一个多肉种植大棚,经营多肉已经将近两年,在记者采访他的半个多小时内,没有一位顾客前来购买。

  “我当初是受朋友影响投身多肉市场的。”陈安说,自己一位朋友早在三四年前开始卖多肉,当时正好是多肉行情起步的阶段,一盆从上海进价15元的多肉,到金华能卖80元,而现在,同样的这盆多肉,在金华也就是20元左右,利润很薄。

  陈安回忆说,行情最高峰的时候,种植一亩地的多肉植物,一年可以赚十几万元。但没想到,他一投身多肉市场,行情就开始停住了。

  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村民陈海波说,多肉价格现在走的是“平民路线”:以前一盆卖20元、30元的,现在就10元、5元一盆,价格下降了很多。

  记者上网搜索关键词“多肉行情”发现,公开的新闻报道显示,不光金华,全国各地的多肉行业走势都不乐观。像在云南昆明、山东等非常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地方,从2015年开始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市场一哄而上

  最致命的是“不会养”

  曾经价格高昂的多肉,为何在近两年开始遭遇“滑铁卢”?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上市过于集中所致。

  以金华为例,几年前,多肉植物大多需要从上海等大城市进货,但眼下,金华本地的多肉种植大盆,早已遍地开花。

  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势必下跌,还有一个导致多肉销量下降的原因在于:很多人不会养多肉。

  多肉到底怎么养?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研究多肉技术的种植人员可以说清楚,其原因就在于,多肉品种太多,每一种多肉生长习性又不同。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一百多个科,这些品种原先生长的环境又各不相同,有的来自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有的又来自沙漠地区,不清楚生长习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慢慢把它养死。

  陈安凭借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建议,种植多肉最重要的就是气候和水源,多肉虽然耐旱,但它是喜水的植物。“如果长时间不浇水,叶片耐旱看起来没事,但它的根休眠久了就会死掉。”

  有些转向多肉旅游

  有些坚持走高端路线

  在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多肉种植户陈海波的基地已渐成规模,价格低廉的多肉,让他开始思考转向,他的新方向是旅游。

  陈海波表示,现在基地里亲子活动比较多,有学校班级、企业等单位组织的,还有家庭自驾游过来的。

  “我这场地比较大,以后要走多元化发展,带动亲子活动这方面。”陈海波说,为了让游客亲手做盆栽,基地里还设置了培育区、展示区、创意区,游客不仅可以前来欣赏购买多样的多肉植物,还可以创意多肉植物拼盆。

  相对于陈海波的旅游思路,武义县王宅镇马昂村的书记助理陈楚却准备反其道而行,她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坚持走高端进口路线。

  一年前,陈楚和丈夫租了一块地开始种植多肉,当时一只大一点的生石花,能卖50多元。如今,她准备把之前租的2亩地扩大到9亩,“现在市场价格走低主要是中低端的多肉品种,我们还是坚持走高端进口品种,又有稳定的客户源,所以不太担心。”

  陈楚说,自己和丈夫明年还打算专程去日本,向一位研究种植多肉的大师学习请教,也希望能和他达成长期合作。

  相比较于日本和韩国成熟的多肉产业来说,眼下,国内的多肉市场还处在无组织、无序发展的状态。

  一个值得大家参考的现象是:在国外,多肉不再是一盆摆放在办公桌上的植物,已经出现了不少多肉主题咖啡馆以及多肉手串等产品。很多人认为,注重多肉文化体验的主题店,还有待开发;还有一个方向是:避开普通热门品种,走向专业化的品种种植。

标签: 多肉;滑坡;价格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