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农田里也建“湿地公园” 南湖区尝试农田退水生态拦截
2016年10月26日 18:16:1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朱勤云

  浙江在线10月26日讯 田间笔直的沟渠上种上一簇簇野茭白、菖蒲,犹如一颗颗绿色的珍珠,为普通的农田沟渠增添了一抹亮色。在余新镇长秦村,昨天正在加紧施工的南湖区首条带着小型“湿地公园”的沟渠,正是全区试点的农田退水生态拦截项目。

  记者看到,生态沟渠建设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田间U型灌渠每隔二三十米开挖一块比原先更深、更宽些的区域,种上野茭白、菖蒲等水生作物。长2米、宽1.2米的水生作物区块,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对农田排出的水进行首道沉淀和净化。

  “原理就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中氮磷浓度。”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态化的排水沟渠既可以作为农田降雨径流的排水通道,还可以通过其内部种植的植物拦截、滞留、吸收随农田退水流失的氮磷元素,实现生态拦截氮磷元素。

  近年来,南湖区通过大力整治水环境,水体恶化趋势得到扭转。今年初以来,全区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考核已连续9个月保持优秀,并且从6月开始平均水质稳定在Ⅲ类水。点源污染得到明显控制,而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范围广、分散快、难处理等特点,成为水环境治理中一个难点。特别是农田排水渠作为农田径流污染物的主要排放点、河流营养性污染物的主要输入源,其对农田退水的净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程度。

  为此,余新镇成为南湖区农田退水生态拦截首个试点区域。在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水稻生产基地及农庄村水稻田承包种植中,选择300亩常年稻麦轮作田块开展试点。“绿康农业开发公司的约200亩田块推广使用44%水稻专用配方肥,通过水稻水肥控制技术与建设生态沟渠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农庄村100多亩水稻承包田则采用传统散户水肥管理方式,配以建设生态沟渠,通过每次施肥后田间采集水样检测,对比生态沟渠拦截实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延长农田排出沟水的滞留时间,余新镇特地在水生植物与U型灌渠连接处略填高些,让水生植物有充分的时间吸收、净化氮磷污染物。区“五水共治”办相关人员表示,一旦余新农田退水生态拦截尝试成功,南湖区也将在全区推广。


标签: 南湖;农田;湿地公园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