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是寺口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图为村民张金华在查看自家茶田茶叶生长情况。
浙江在线03月07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祝梅)又是一年春来到,在丽水松阳县古市镇公路旁的寺口茶青市场,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茶农带来了自家新鲜采摘的茶叶,期待能卖个好价钱。
沿着寺口茶青市场旁边的茶田走上5分钟,便是寺口村。村党支部书记张胜根说,曾是全县扶贫重点村的寺口村,2015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7元,比2011年增加近7000元。"党的政策好,帮扶我们发展茶叶产业,让寺口走上了小康致富路!”张胜根说,2000年寺口村茶产业刚起步时,村民人均收入还不到3000元。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实践:近年来,浙江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精准导向,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带领浙江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去年年底,包括松阳县在内,浙江在全国率先高标准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
摘掉穷帽子,迈上富裕路。今年全国两会上,又会发布哪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好政策,自然成了村民们的关注焦点。
在熙熙攘攘的寺口茶青市场,记者遇上了64岁的村民张金华。一问,老张家就是做茶叶生意的。老张指着市场里南来北往的买茶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寺口能脱贫可不就是这个理!”
张金华是寺口村较早做茶叶生意的村民之一。他回忆道,刚种茶那会儿,卖茶叶得去隔壁新兴镇横溪村,二十几里路,往返一趟得花上两个多小时。现在家门口有了茶叶市场,去卖趟茶叶最快只要15分钟。
这个寺口茶青市场,是作为村里的特别扶贫项目建起来的。据介绍,这几年政府为市场相继投入了300多万元特扶资金和其他补贴。这段时间是交易高峰期,市场一天的人流量就有近万人次。
家门口有了茶叶市场,不但方便了村民卖茶叶,更让一些过去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村里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市场当保安、保洁员,有的还摆摊卖早点。今年72岁的贫困户陈朝贵是市场的保洁员,他告诉记者,现在每月仅这块就有1000多元收入。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实践:各地根据致贫原因,精准实施扶贫举措。有的地方为每户低收入农户落实发展项目,帮助村集体实施"造血”项目,因地制宜扶持一批以茶叶、蚕桑、毛竹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
这些年,因为做茶叶生意,张金华家的生活滋润不少。他的两个儿子都做茶叶加工,和记者聊天这当口,两个儿媳正忙着收鲜叶。"听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我们现在搞加工,厂房太小,想扩建又没地皮,另外电也不大够用,这个事看来有希望解决了吧?”小儿媳见缝插针地问记者。
村委会主任黄新平接过话茬说,老张家媳妇提的事大家都有同感。这些年,村里茶叶加工户发展迅速,已经有60多户。但大多是单打独斗的小作坊,"我们挺需要一个集中做茶叶加工的场所。”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的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起了他的兴趣。
几天前,一个茶叶类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落户松阳,寺口村就在基地范围内。张胜根说,村里已经向上面申报,要给茶青市场增加农残快速检测、信息发布平台等新服务,"再要增强竞争力,茶产业发展要走规范化、品牌化的路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实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通过政策兜底,2015年,全省农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所有县的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实现保基本、保民生。
跟着张胜根,记者来到寺口村村民、25岁的梁陈斌家。三间黄泥土砌起的老屋里,原来的厨房专门腾空,放进了两个"大家伙”。"这是理条机,我和堂哥搭伙,准备开始做茶叶加工。”梁陈斌介绍。
梁陈斌告诉记者,为了照顾老父和年幼的孩子,他四年前回到村里帮人打工。想自己发展,尤其缺生产资金。去年下半年,寺口村成立松阳县寺口村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在张胜根的指导下,梁陈斌支付了3500元保证金,今年春节前拿到了5万元发展资金。"炒茶技术原先学过,市场行情这块儿不大懂,还得好好摸索。”梁陈斌说。
"这个时候再谈发展茶产业,可要比十几年前起步那会儿顺风顺水多了。”黄新平对此深有体会,他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家里刚打算发展茶叶,他突然患病,花费近8万元,一下子从村里的富裕户跌成负债户,穷得连优质茶苗都买不起。"那会儿,家里只能种便宜茶苗,每年效益都比其他人差几倍。”他特别感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基础保障,对那些要创业的村民来说,可是发展致富的保险带!”
确实,脱贫之后,如何奔向更加幸福的生活,是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里可说哩,要推进农业现代化!”黄新平盼望着,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村民们的辛勤劳作下,寺口村的茶叶产业还能有进一步转型升级,村里人还能走出更多致富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