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十二五”是丽水市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收入提高最快、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但也存在着农村建设资金不足、要素滞后的"基础短板”;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后劲乏力的"增收短板”;农业比较效益不高、附加值低的"产业短板”;农村建设力量支撑不强、缺乏活力的"人才短板”。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我们要以"归零”的心态认真思考,以"翻篇”的姿态迎接挑战,建设洁美乡村、富裕乡村、人文乡村、活力乡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确保实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关键打好"四张牌”。
打好"政策牌”,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不断完善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总量增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三农”投入比上年增长7%以上。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继续完善"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体制,将其作为建设美丽城乡、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美丽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全面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打好"增收牌”,持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继续加大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继续用好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的农民增收"老三宝”,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新三宝”。同时,要在农民返乡创业方面寻求新的突破,着力提高农民居家创业的收入。进一步巩固"消除4600”成果,继续推进农民异地搬迁,进一步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全面深化扶贫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改革等农村"四大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打好"绿色牌”,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全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共品牌"丽水山耕”,扩大产品覆盖率,争取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百强品牌。瞄准绿色优质生态精品农产品的庞大市场需求,全面推进"一区一镇”(农业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强镇)建设,提高农业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走出一条"生产标准化、产品精致化、经营品牌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绿色化”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打好"人才牌”,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继续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以"丽水农师”为首的"1+X"农村人才品牌体系,深度培育"缙云烧饼师傅”"云和师傅”"松阳茶师”"畲乡月嫂”等系列子品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栽树引凤”工程,做大做强本土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型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农村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