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以“走进国家传统村落公园”为主题的第二届松阳乡村振兴全国建筑设计大赛在松阳县举办现场评审会。
本届大赛由松阳县人民政府和乡村复兴论坛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担任学术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
截至2023年1月29日,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东京造形大学等境内外129所高校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243个社会团体共669个团队报名,最终273份有效参赛作品参与现场评审。
直击评审:大赛是汇集优秀作品的“青年磁场”
3月9日一早,500余张图纸在松阳·文里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展出。
10位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香港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等高校的建筑院系教授、深耕松阳的非遗保护专家及建筑设计事务所大咖组成评审团,采取“作品展示+现场投票”方式评审。
“松阳拥有18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大赛既是交友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集智借力的宝贵机遇,期待各位专家对松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把脉问道”,为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提出宝贵意见,松阳将认真消化吸收大赛优秀方案,加快规划完善和项目建设,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贡献更多有益经验、打造更多示范样板。”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海刚说道。
大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许懋彦表示:“通过大赛,古老的松阳成了各方实践创意的热土,各类村落成为吸引创意智力的‘青年磁场’。无论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建筑师,还是励志用作品展示实力的未来新设计师,松阳大赛都是一个圆梦舞台。”
由评审团共同确认评审方法后,评审正式展开。专家们认真观看了所有作品,根据设计理念、原创审美、地方特色、功能布局、环境和谐、落地经济等原则进行独立多轮投票、合议、座谈,最终决出55份入围作品及其中15份获奖作品。
最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设计的《山林环庙 立体游园》作品,将名都百货老街片区“化楼为山,庙学相宜”而摘得桂冠!
赛程亮点:大赛形成注入乡建的“年轻场域”
三年前一场“历史环境保护活化松阳研讨会”,松阳感怀活化历史的重任和感概建筑设计的点金之力,萌生举办大赛的想法;两年前在清华大学举办“松阳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建设专家研讨会”,成为发起首届松阳大赛的关键一帧。
自2022年10月28日启动,历经4个多月的报名、全景考察、答疑及作品征集等环节,最终,首届大赛有超700多支团队1500余名建筑师参与,贡献超300份创意方案。由东南大学团队设计的《浮丘》茶园综合体正落地施工,成为切实成果之一。
第二届松阳大赛筹备以来,围绕“古村落、旧城区、新生活”基本目标,以“精改造、微提升”行动为抓手,将传统村落保护融入现代化生活需求,公开征集一批创意性强、地方特色突出的设计方案,打造形式新颖、功能多元的松阳村落新场景、新地标、新名片,为居民与往来游客提供新体验。
一是三大点位,精准聚焦村落需求。大赛经多轮踩点、调研,遴选出三处真实的乡村建筑空间点位——“松阳招牌”老街名都百货片区、“老牌网红村”杨家堂村牛棚片区、“新网红打卡”横坑村观景台。相比首届和其他大赛,点位更精简也更有意思、设计更聚焦也更精准。
二是720°全景,精准满足选手需要。为助力参赛者创作出更契合松阳特色的设计,大赛制作了三处点位的720°全景影像,以“云场景”助力选手身临其境,深度挖掘建筑点位改造需求。即便无法亲临现场,也能把点位方方面面摸透摸实。
三是完善服务,特邀专家点题答疑。为帮助参赛者开导思路、破解赛题,组委会特邀6位专家评委,解答松阳村落的核心特质、“村落公园”概念和评审标准等,并梳理参赛困惑集中解答,让参赛者少走弯路,直击设计重点。
大赛归旨:建设高水平“国家传统村落公园”
一场大赛,给松阳带来了什么?
松阳拥有100多座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在全国先行先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累计1200多幢传统建筑得到挂牌保护,先后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但需要做的不只是保住老房子,而是盘活它们。
近些年松阳已成功落地了一批乡村建筑名作——过云端觅境、桃野、飞茑集等一批高端民宿、先锋书店以及20余个展示农耕文化的乡村工坊。这些建筑链接在地文化、嫁接生态产业、对接网络风口,多次登上联合国人居大会等国际舞台,通过点石成金、标杆示范撬动松阳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也成为松阳建设“国家传统村落公园”金名片的信心和底气。
举办建筑大赛就是要坚持“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让一切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双创”活力迸发,借人才活力打造形象气质俱佳的现代化村落公园。如今,两百余份方案为松阳乡村的可能形态提供了可行思路。大赛过后,松阳将认真消化吸收优秀设计方案,重点加快优秀作品及其团队的深化合作,全力推动优秀方案的落地开花结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