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8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应磊)春光明媚,在国家5A级景区宁波市奉化滕头村内,一栋建筑正在紧张施工建设。有些眼尖的游客发现这建筑很眼熟——对了!这不就是上海世博园里的滕头馆吗?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实地探访,确认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放异彩的滕头馆,将以原尺寸矗立在滕头村的西北侧。工程总体投资3800万元,计划在今年6月迎接各地游客。
在滕头村努力争取下
滕头馆在娘家原样重建
世博会上的滕头馆一直都是宁波人的骄傲。东海之滨的滕头村,当初从五大洲80个城市和地区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世界上惟一一个进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的乡村,也被称为"世界乡村第一馆”。
据统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滕头馆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农村、介绍宁波、介绍滕头的全新窗口。
世博会结束后,这座寄托着宁波人情感的滕头馆是拆是留,成为当时一大难题。根据惯例,这样的主题馆在世博会后往往会被拆除。2010上海世博会闭幕之后,除了永久性的"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外,其余大部分展馆都被拆除了。从世博会159年的历史经验来看,保持原样会给主办国带来很大负担,包括后期维护的资金、地块无法重新开发等。
然而,滕头村人对此念念不忘。滕头村与设计者、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后,场馆终于在村中重建。
投资3800万元
旧瓦老砖尽可能保留
回到故乡奉化,滕头馆依旧令人瞩目。
在重建现场,钱江晚报记者看到,滕头馆外墙、主体结构、顶部绿化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据负责场馆重建的滕头集团副总工程师于卿介绍,滕头馆回迁工程于2014年10月动工,总投资3800万元,目前已开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计划今年6月起向游客开放。
奉化的滕头馆,与世博会上的那个滕头馆是否一模一样?
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奉化的滕头馆完全按照1比1进行重建,整体建筑外观上完全保持原有设计理念和风格,原建筑使用过的旧瓦老砖等也都尽最大可能保留了下来。”
有一点变化是,滕头馆回到奉化,场地更加开阔。
由于受上海世博园场馆空间的限制,原馆占地仅700多平方米,现在整个场馆用地达到4000平方米,周围将增添陪衬景观,增加登高通道等。馆内陈设也与世博会时有较大差异,其展示内容按不同比例包括了世博元素、宁波元素、奉化元素、滕头元素等,还增加了高科技的智慧旅游、虚拟旅游等项目。
异地重建滕头馆,技术上也不是一件难事,此前有过类似尝试。原本在奉化城区的百年老屋凝香居,因为旧城改造要拆掉,滕头村就把百年老屋的一砖一瓦都搬了过来,在村里择址重建,如今作为一景点向游人开放。
著名设计师王澍操刀
赋予浓郁的乡土气息
滕头馆是著名设计师王澍的作品。
这名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赋予了滕头馆独特的中国式美学内涵,体现了返璞归真、城乡融合的设计理念,散发着传统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
回到故乡的滕头馆更显宁波水乡味道,城市与乡村实现互动,外观古色古香,门、窗、墙体、屋顶等运用体现了江南民居特色的建筑元素。
为了表达生态理想,王澍用"瓦爿墙”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
"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而来,有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每块砖都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
据了解,做这种瓦爿墙的技术来自于明清时期的浙东,当时由于建筑材料匮乏,普通工匠就采用大户人家弃用的残砖碎瓦砌墙,由此形成了"瓦爿墙”这一民间传统工艺。
滕头馆的外墙则是用复生材料竹子做的"竹模板墙”,一支支竖条毛竹片全部贴在水泥墙上,在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理竟是竹片肌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固化在了墙上。
滕头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元素,再现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发展路径,是滕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微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