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8日讯 来自市城管局供排水集团的信息显示,我市中心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150万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用供水仅占其中的三分之一,高达67%的优质水库水供给了生产用水。而由于用水区域的扩大和用水人口的增加,预计今夏最大日用水量将超过140万吨,届时部分水厂及引水工程将超负荷运行。
另一方面,专供"机器喝水”的渠道却是另一番情形。目前我市唯一专供工业用水的江北姚江水厂,日供水能力为50万吨,且每吨价格比水库水便宜近2元,至今供水8年,目前却仍有近一半的供水能力闲置。
一边是城区自来水的三分之二被机器"喝掉”,使市民生活用水"捉襟见肘”;另一边是为机器"量身定制”的工业供水,却问津者寥寥。甬城绝大多数的机器宁愿和市民抢水,也不愿意去喝更为廉价的工业供水。这看似悖论,却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分质供水
缺水城市的必然选择
虽然地处江南水乡,宁波缺水却是个始终绕不开的难题。由于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多年来,宁波"水压力”一直很大:平均降雨量1517毫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和全国平均水平的50%,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之一,属典型的丰水地带的缺水型城市。
据统计,当前全市总用水量已接近23亿吨,其中生产用水量为15.5亿吨,高达67%。预计到2020年,宁波需水量为30亿吨,现有的供水能力显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而随着经济发展,"张嘴喝水”的机器也将越来越多。
基于宁波水资源紧缺的现状,2002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集约、节水、环保的"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理念。市供排水集团董事长柳成荫解释道,简单地说,就是将优质水库水作为居民饮用水的源水,把水质情况稍差的河网水作为工业用水的源水,最终目的是要把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大工业用户从城市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中分离出来,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宁波经济发展的供水不足问题。
一连串举措相继落地。2006年,宁波工业供水公司成立。2008年底,姚江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铺设输水工程主干线总长约50公里,管线途经江北、镇海、北仑三个区,标志着宁波正式进入分质供水时代。
机器与市民"抢”水喝
近半工业供水产能闲置
然而事与愿违,姚江水厂建成后整整一年,还只有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一家用户,日用水需求不过3万吨。对此,姚江水厂厂长王燕珍颇感无奈,她说,一直至2013年,工业供水的日均供水量还徘徊在12万吨左右。"闲置的38万吨产能,足够当年宁波城1/3的用水。”与此同时,宁波的工业企业却继续跟市民"抢”着水库水。
2014年市供排水集团成立后,这种尴尬局面才开始转变,当年工业供水达到19万吨/日;2015年达26万吨/日,占设计标准一半多。目前已向镇海炼化、镇海电厂、台塑热电、宁波钢铁等12家大型工业企业正式供水。
宁波的工业供水似乎步入正轨,"成长的烦恼”却一直如影随形。种种原因让机器不肯"喝”工业供水。
首当其冲的就是水质顾虑。据工业供水公司总经理邵兴华分析,工业供水拓展的主要难点在于企业的认识问题。由于工业水的水源取自姚江河网水,相对于自来水的水库水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用户,对工业水水质存在一定担心。
目前,我市工业供水的最大客户来自镇海炼化,有专线管道接入厂区,每天用工业供水8万吨至10万吨。镇海炼化乙烯项目部综合管理部主任黄仲文告诉记者,当时引入姚江工业供水后,厂里还另外配备了一套设备,对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进一步确保生产对水质的需要。
"其实,除去水源不一样,工业水工艺流程几乎与自来水的制水工艺一模一样。”邵兴华说,工业供水同样要经机械混合、折板反应、平流沉淀、V型滤池过滤等流程处理。就近几年对水质持续监测的情况来看,姚江水质优良并基本趋于稳定。
此外,更廉价的自备水成了工业供水的有力竞争者。
工业供水水价为每吨2.34元,比自来水的工业用水每吨4.32元的价格,便宜了近一半。以镇海炼化为例,仅水费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成本6000万元以上。台塑热电(宁波)有限公司自己也算了一笔账,使用工业用水后,每天可节省4万多元。
但一些自备水取用单位置换工业供水积极性很低。邵兴华说,相对于价廉的工业供水,工业企业从河网取水的自备水水价更低,每吨仅为1.1元。"虽说自备水因缺乏专业的沉淀、过滤、消毒等净水设施,微生物含量易超标,水质难以保障,但由于价格更实惠,所以一些用水大户都极力保留着自备水。”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年自备水取用量约1亿吨,日均约27.3万吨,超过目前使用的工业供水。
鉴于自备水现状,2014年,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要求自备水取水量应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实现实时监控。但有关人士向记者坦言,由于监管困难,加上差价悬殊较大,导致部分企业在超限超计划使用自备水。"以某化工企业为例,审批的自备水取用量为每天3万吨,实际取用却在每天5万吨以上。”
最后,还要落实管线等工程建设上的问题。一家企业如果要使用工业供水,需要进行自来水改造,增设工业供水支线,接入主干线,前期投入不小。这个门槛将不少企业拦在门外。另外,如果距离主干线较远,需要重新铺设管道,项目落地还需要政府支撑,三通一平、水电气网样样需要顾及,还需要工业供水公司大量投入。"工业园区、大工业企业是主要客户发展对象。”邵兴华表示。
优水优用
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据悉,历经数月的施工,工业供水宁钢—大榭临时管线全线贯通,让用水一直捉襟见肘的大榭岛"解渴”姚江水,日供水能力可达5万吨,岛内企业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大幅提高,居民生活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节水工作,并制定了《宁波市推进工业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14-2016)》,提出进一步提高宁波市工业用水效率,在全市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把优质的饮用水用在冷却、过滤、冲洗等环节上,甚是可惜。所以,对于工业供水的前景,供排水集团董事长柳成荫表示乐观。"根据测算,宁波的工业企业用水量在60万吨以上,工业用水的客户尚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我市第二家工业水厂———鄞东工业水厂(40万吨/日)前期调研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完成前期水源论证工作。”
但他同时坦承,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目标、让广大市民真正得到"优水优用”的实惠,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体现工业供水价格优势。为了让更多工业企业愿意使用工业供水,需要进一步显现工业供水的水价优势。建议政府要对工业供水公司的水资源费、原水费等加大优惠力度,进一步突显出工业供水优势。同时要加强立法和行政干预,建立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业用水保障体系和管理措施,解决好工业用水的分配问题,包括对用户采取水源、水量的硬性控制等。
其次是对自备水进行有序管理。严格把关自备水取水许可证审批,并对所有自备水计划用水户建立用水档案,按期进行考核。同时与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自备水用水户签订超计划加价收费协议,存在超计划用水现象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
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出厂水质、保障供水安全。"五水共治”大环境下,姚江原水水质随之逐步提高。姚江水厂在生产过程中要紧盯水处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在今后如遇用户普遍对水质有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在水处理技术与制水成本均合理的情况下,增加水处理设施,提高出厂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工业供水水质,让工业供水为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同时,继续大力推动管线建设,扩大工业水管线覆盖面,尽快让更多工业企业"喝”上姚江水。
"到2020年,我市工业供水量将达到35万吨/日”柳成荫表示,"集团将从安全性、可靠性及适度超前性出发,科学规划工业供水系统布局,将‘优水优用’提高到宁波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记者单玉紫枫通讯员王力平杜蔷薇
分质供水优水优用
在国外,分质供水应用十分广泛,以可饮用系统作为城市的主体供水系统,同时另设管网将低品质水、中水、回用水或海水另设管网供应,主要用作园林绿化、清洗车辆、冲洗厕所、喷洒道路以及工业冷却等,这种系统称为"非饮用水系统”,非饮用水系统通常是局部或区域性的,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这种供水方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水处理成本。
为了缓解缺水难题,宁波在全省率先探索"分质供水”,即从甬江上游奉化江、姚江的白溪、横山等六个水质优良的水库引来的一类、二类的水库水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水质三类、五类的江河水作为工业用水的水源,通过专门的工业水厂处理后供给企业生产之用。
我市提出的"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理念,是以优质水库水作为居民饮用水的源水,通过一定程度的加工,供应给广大居民使用,同时将水质情况稍差的河网水作为工业用水的源水,加工后供给工业用户使用,对两种不同的用户实施"分质供水”,让居民喝上优质的水库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