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开“国际派对” 十国友人在慈溪体验民俗文化
2016年06月20日 10:12:00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钟湖萍 董天天

老外在采摘杨梅。(项一嵚 摄)

  浙江在线6月20日讯 “夏至杨梅满山红”的时节又到了,杨梅的英文该怎么说?昨天,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德国、新西兰、印度、墨西哥等十个国家的十余位外国友人在慈溪市外语协会的组织下,来到“乐活小镇”匡堰参加“老外看慈溪乐活小镇民俗文化行”活动。杨梅成了这群老外的心头爱,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更精确地用各国语言翻译这种神奇的东南佳果。

  “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摘杨梅,原来它们是这样长在树上的啊。”大部分老外第一次吃杨梅。来自新西兰的Robbie是第三次来到中国,前几次都是来旅游的,这次打算在中国找工作。他说,曾经见到过街边卖的杨梅,这次能亲自上山摘杨梅,感觉很酷。

  从丹实累累的杨梅山上下来,大家走进了匡堰倡隆村文化礼堂。这里摆满了村民们自发捐献的“古董”。手摇车、石磨、水车、泥螺网、虾笼……这些几十年前的农具在老外眼里显得格外新鲜。墨西哥工程师Alfonso对中式大床和蓑衣好奇不已。他说,在墨西哥从来没见到过这样的东西。“慈溪的各个乡村把自己的传统凝固在礼堂里,很有意义。”

  在两名热心村民的指导下,大家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包粽子活动。面对自己包出来的粽子,来自印度的Shrinivas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们印度菜里面也有饺子,但从没吃过用竹叶裹起来的点心。”

  在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越窑青瓷研究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大家现场展示出神入化的青瓷拉坯技艺,赢得阵阵欢呼。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外国友人初步了解到青瓷的制作工艺和上林湖越窑遗址的“母亲瓷”地位。光说不练假把式,大家还亲自上阵体验青瓷制作,边做边拍,乐趣十足。来自法国的Fabrice对记者说,他们国家也有瓷器,但是品种似乎不一样,“青瓷就像中国的玉,真美。”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慈溪以青瓷、杨梅节、乡风民俗等“文化名片”为载体,积极推动对外交流。“老外看慈溪”系列社科普及活动自去年底启动以来,已成为慈溪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一大民间活动品牌。活动结束前,大家提议,多多举办类似的交流活动,借此全面拥抱慈溪的地域文化。


标签: 慈溪;体验;老外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