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家政市场O2O领域亮点频现 甬城家政如何突围
2016年09月01日 10:14:41 来源: 宁波日报 见习记者 徐展新

休博会的“阿拉家政”展区内,高级育婴师现场演示婴儿被动操。(赖艳华 摄)

  浙江在线9月1日讯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人员进入家庭服务业,刺激了家政行业的加速发展。据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家政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两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此外,家政企业纷纷投身“互联网+”大潮,大量资本开始注入家政O2O领域。

  甬城家政行业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约有400家正在运作的家政企业(不包括未注册企业、已注册却名存实亡的企业),从业人员近15万人。家政O2O领域也亮点频现,“搭把手”APP开展洗衣取送等服务,上线以来交易额突破100万元;Q洗车、高远民宿等生活服务平台则引起了创投资金的关注。

  繁荣的表象下,“暗流”在涌动。首先,我市家政行业的服务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家政企业的服务效率低下,新兴O2O家政服务平台则面临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价格乱、服务差、信息不透明、中介坑人等现象令消费者抱怨颇多。其次,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习惯“各自为战”,没有合力搭建起综合多项业务的家政O2O平台,致使用户分散、效益低下。“我市家政服务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需求频次高、规模大等特点,但其问题也更加突出,亟须进行转型升级。”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此,市商务委决定转变思路,结合市场化运作、企业运营和政府支持,互相协作、共同发力,以解决甬城家政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市商务委的推动下,综合性家政O2O平台于近期陆续登场,“各自为战”的家政企业越走越近。今年5月,“三个阿姨”家政服务平台亮相2016宁波市家政行业发展创新交流会,利用互联网整合传统家政、养老、社区商业等资源,率先突破了传统的建设思路,扩展了家政服务平台的业务范围。8月初,宁波本土家政O2O平台“阿拉家政”正式上线。据“阿拉家政”执行董事车文镜介绍,该平台已与5家家政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兼顾保洁、搬家、育婴、护理等多项服务。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避免走上O2O平台虚假信息多、管理不规范的老路,“阿拉家政”还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据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批入驻的企业必须是业绩优秀的本土家政服务企业,且在两年内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售后服务流程必须严格、透明,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此外,入驻企业需要签订平台入驻协议,为员工缴纳社保或职业保险,员工则需要提供健康证、身份证和技能证书。平台内部还设有动态评分系统,促使企业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对此,宁波海曙宝婴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荃有着切身感受:“现代家庭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但家政从业人员劳动技能不足,致使供需矛盾突出。我们希望把高素质家政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纳入产业链,尽快改变供应短缺、投诉不断的现状。而‘阿拉家政’设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因此双方迅速达成了合作。”

  此外,外围的服务保障工作已于近期陆续开启,为“阿拉家政”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家政服务企业等级评审筹备工作正在火热开展,我市家政企业将被划分为3个等级,便于消费者和家政平台进行筛选;家政服务征信系统也已进入开发阶段,便于消费者选择服务、企业挑选订单;我市还首创家政服务人员职业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据悉,目前已有近万名家政服务人员参保,总保险金额高达300万元。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阿拉家政”是市场化运作的产物,由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开发并运营,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堪称甬城家政行业的“领头雁”。虽然动力强劲,但家政O2O平台依旧十分脆弱。只有节制扩张欲望,自我调整、修炼“内功”,才能在“互联网+”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真正完成突围。

  

标签: 家政;服务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