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低门槛导致保姆群体良莠不齐
吕洪说,诸如上述的纠纷,在家政服务业只是冰山一角。在他看来,纠纷多发的背后,是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欠缺,群体素质良莠不齐造成的。
吕洪的家政公司进驻宁波4年多,他说,这么多年,从事保姆工作的人员结构并未有大的改变,绝大多数都是家境不宽裕的中年女性,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挣点钱,改善自家的经济状况。
在吕洪的公司,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等待派工的中年妇女。她们几乎全都是外地来甬的务工人员,年纪过了50岁。她们承认,年纪大了,又无别的技能,工厂里找不到工作,只有家政行业,才有她们的用武之地。
“家务事谁不会做?以前家里的事全是我做的”,“带个孩子还不容易?我的两个儿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这些都是她们入职家政服务时说得最多的几句话。
入职的低门槛,身份核查几乎是空白,导致了这个群体体量很大,但高素质的不多,甚至鱼龙混杂。去年,张女士通过吕洪的公司,找了个50岁左右的胡姓阿姨到家里做保姆。上班头一天,张女士就发现胡阿姨电话特别多,而且每次接电话的时间还很长,少则五六分钟,多的时候达半个小时。
张女士开始并没在意,可接下来两天,天天如此,而且因为电话太多,家务事也没好好干。几天后,张女士不得不将其辞退。没多久,胡阿姨又被介绍到另一位雇主家,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雇主了解到,胡阿姨原来欠了很多债,那些电话都是来讨债的。
吕洪后来了解到,胡阿姨是因为躲债才跑出来的,别的工作也不会做,只有家政公司似乎来者不拒,于是就登记做了家政服务员。其实,即使雇主不辞退她,她在一个雇主家也不敢做太久,担心债主找上门。
这样的群体,不少从业人员的目的就一个,多挣钱,因为缺少约束,保姆之间的工资攀比也让雇主和家政公司头疼不已。凭借小区里的“阿姨大会”、老乡间的“口口相传”,保姆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她们经常会相互比较,一看别人工资高,马上就提出涨工资,可她们对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技能却避而不谈。
D 培训证书背后有很大“水分”
为提升保姆素养,宁波很早就开始实施一系列举措,比如提供免费的家政服务培训,推出星级保姆培训等等,为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不少家政公司认为,目前的培训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证书来得太容易。据吕洪介绍,有的培训学校,学员报名后是否上课就不管了,即使上课,也只是教一些家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实际操作技能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演示,三五天时间就速成了。考试很容易通过,学员拿到证书,政府给培训学校每个人400至1000多元的补贴,皆大欢喜。
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几乎人人都有证书,但实际技能并未得到提高。对此,宁波管家婆家政的胡俊府说,去年,他特地去了趟上海,考察他们的家政培训。相比于宁波的做法,上海就规范得多,凡报名参加培训的都需要资格审核,学历也有要求,培训时间也比较长,不但涉及基本的服务礼仪,更注重实际操作技能。
而各种假证也不少见。吕洪告诉记者,有次他面试一个50多岁的月嫂阿姨,问她有没有啥证书。这阿姨很痛快,当即掏出一本高级月嫂证。凭着多年的经验,吕洪一看就是假的,制作粗糙,印章模糊。阿姨承认,这证书是别人帮忙弄的。
记者发现,网上办理这样的高级保姆证、高级育婴师证书非常简便,二三百元就能办理,只需提供身份信息和一张照片即可,先支付二三十元定金,剩下的货到付款。
保姆市场的这些乱象不仅让雇主难寻好的保姆,也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胡俊府告诉记者,宁波家政公司最多的时候有2600多家,如今可能不足500家。现在,宁波有些家庭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上海、杭州等保姆市场更加完善的地区,不在本地寻找保姆。
对此,很多家政公司都希望政府在加大保姆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建立保姆诚信数据库,建立保姆“黑名单”,对不诚信或者严重违反行规的保姆予以禁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