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小学生用APP做作业 屏幕一盯就是半个小时 是利还是弊?
2016年10月27日 14:28:31 来源: 慈溪新闻网 慈溪新闻网记者 李佳珊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 日前,有位网友在民e通网络平台发帖,称孩子所在的小学推出了一款做作业的APP软件,老师会在APP上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为家长的他很担心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屏幕,对视力不好。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慈溪有不少小学都在用APP软件让学生做作业。对此,有的家长和这位网友持相同意见,不过也有家长觉得用新科技做作业与时俱进,可以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有小学生用APP做作业,屏幕一盯就是半个小时

  这位网友在发帖中说,他的孩子在观海卫卫前小学读书,最近学校新推出了一款手机APP,叫“一起作业”,孩子每天拿着手机半个小时之久,不光费流量,对孩子的眼睛也不好。该网友还表示,他跟学校老师也沟通过,可不可以不做这个作业。但老师回答说这款APP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该网友心里也很矛盾,不让孩子做这项作业,怕学习成绩跟不上;让孩子做了,又担心影响视力。

  对此,市教育局回复表示:经了解,卫前小学向学生推荐使用此款免费的作业软件,意在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此类作业非强制性,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完成。作业量方面,低年级段学生每周一到两次,每次约10分钟可完成;高年级段学生每周三到四次,一般每次不超过20分钟可完成。软件适用于手机端,也适用于电脑端。此外,校方领导也向英语学科教师进行了了解,教师反映未遇到过投诉中所述情况。建议这位家长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校方表示将会进一步解释,消除误解。

  支持者:和英语教材配套,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记者随机询问了全市近10所小学的情况,有将近半数的学校都在用“一起作业”“口语100”“速算盒子”等多款APP软件,多为英语和数学作业软件。但用这些软件的学校老师都向记者强调,他们并没有强制学生一定要做这项作业,只是向学生做了推荐,学生和家长使用与否可根据自愿的原则。

  慈吉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告诉记者,她觉得APP软件不错,目前的辅助工具中,没有可以对现用教材进行点读的工具,但这款APP可供学生方便使用。这位老师还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上的APP软件,分为学生端、教师端和家长端,每一款都可以免费下载。软件可以组建班级,只要老师发送一个邀请码给学生,即可登录,就好似在网络上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班集体。老师可以在上面布置作业,就算老师不布置,学生也可以在上面进行听写、跟读、解题等内容。软件会录下学生的跟读内容或者对解题进行评分,如果不正确或者跟读不准确,软件会要求学生重写或重读。家长和老师可以在自己的APP上听学生朗读的作业,以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也有家长表示,一味的纸质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像英语这种应该注重口语表达的学科项目,纸质作业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能力。APP软件上不仅图文并茂,还有声音和动画,学生感兴趣,自然也学得进去。

  反对者:影响孩子视力,还是传统作业靠谱

  如今,小学生戴眼镜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一个班级里,戴眼镜的学生有好几个,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视力发愁,才上小学就戴上了眼镜,以后还如何是好。

  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就已经戴上眼镜了。“我现在都禁止他看电视、碰手机和iPad。现在正是生长发育期,视力还没有定型,每天盯着屏幕,对视力损害太大了。”孙女士说,“没想到学校老师推荐了这款学习英语的APP,虽然我也知道老师是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考虑,但我认为提高成绩的方式有好几种,并不需要非得用这一种。就怕孩子以做作业为名,又把手机拿去玩。”

  还有家长指出,自己孩子在用的一款APP软件虽然下载不需要花钱,但有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VIP功能就会关闭,想要再继续使用智能纠错、评分功能,就必须要充钱了。开通VIP功能需要花450元。这样的APP软件一多,这里充几百,那里充几百,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她认为这些APP软件只能作为“点心”,不能作为“主菜”。学生平时有闲暇可以试试,但不能代替传统的纸质作业来用。

标签: app;写作业;小学生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0275273618018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