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 生命中最后的礼物是什么?昨天,王苏芬和其他18位志愿者在宁波一起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并交到江北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里。他们承诺,让器官捐献成为生命最后的礼物。
今年45岁的王苏芬是一位保险业务员,开有自己的工作室。王苏芬说,第一次接触到器官捐献是5年前。当时,她看到报纸上报道宁波有了首例器官捐献者,印象很深刻。于是,她就萌发了捐献器官的念头。
“最近一次去台湾,遇到台风和地震,在飞机上遇到强烈气流,飞机颠簸得特别厉害,我当时就想,人有旦夕祸福,更加坚定了要去捐献器官的想法。”王苏芬把自己想捐献器官的念头告诉了家人。没想到家人都很支持,王苏芬立刻和江北区红十字会联系,了解相关的程序。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供远远小于求的现状,王苏芬开始发动身边的亲友们一起来捐献。
不过,说服别人一起捐献器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苏芬说,有不少朋友对死后捐赠器官这个话题讳莫如深,觉得不吉利。“有的朋友说,死后把器官捐献掉了,身体都不完整了。”王苏芬说,但也有不少朋友一听说这个倡议,就热烈响应,很多人都说,早有这个想法!
昨天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的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酒店工作人员,有的是公司员工,有的是企业负责人。大家一起承诺,在他们的生命之旅抵达终点时,用自己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另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为他们送上最珍贵的“礼物”。
“19个人一起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这种情况不多见。”江北区红十字会秘书长范婷嫣告诉记者。目前,江北区已经招募了器官(眼组织)和遗体捐献志愿者89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501人,实现器官(角膜)捐献14人,遗体捐献2人,挽救了36人的生命、让22人重获光明。
编后
近5年,我市已实现114例人体器官捐献,成功捐献了107个肝脏,212个肾脏。尽管如此,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末期功能衰竭需要移植,可只有不到1万人能够完成器官移植,器官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的比例150:1,很多重病的患者还在苦苦等待中。这19位志愿者折射出宁波这座城市的大爱,也愿更多市民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