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市民桂先生准备出国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阻止出境”的黑名单。原来,桂先生经营的鄞州某服装厂因偷税被宁波市国家税务局第一稽查局追缴税款20多万元,逾期未缴纳,于是他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桂先生十分后悔。
我市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大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依托平台、协同实施”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去年下半年,市信用办在“信用宁波”网站开设“信用公示”专栏,并与市文明办联合印发出台《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黑名单发布办法》,统一向社会披露由市级部门提供的失信黑名单。当前公示专栏的黑名单覆盖了11个行业领域,10个部门报送的231家企业、市中级人民法院报送的39704个失信被执行人在此进行集中公示。
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宁波市信用管理企业的认定,8年来认定信用管理示范企业200余家,其中两家受到市环保局行政处罚而退榜。“有进有出”的联合惩戒,提高了认定的含金量。
“随着信息公示制度的普及,企业主动报送公示信息的意愿不断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化程度持续提升。”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有227402户企业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并公示了2015年度年报,占当年度应报企业数的九成。
早在2002年,我市就创建了信用门户网站,2008年更名为“信用宁波”网。今年1月,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我市由此形成了“一网两库三系统六功能”城市信用体系。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36个主要城市信用监测报告,我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第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