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时时处处能担当 记衢江区廿里镇塘底村党员彭水英
2016年07月08日 14:24:00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记者 俞施 通讯员 陈莉芳

  浙江在线7月8日讯 初见彭水英时,她正在门口的荫凉处与邻居闲聊。貌不惊人的她曾身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着塘底村村民致富。昨天,走在衢江区廿里镇塘底村的村道上,这名党龄32年的老党员介绍着最近几年塘底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只字没提自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所作的贡献。

  家庭妇女成村中“家长”

  1982年,做事雷厉风行的彭水英被选为廿里镇塘底村妇女主任。1986年,她担任塘底村村民主任。1990年,她高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一开始,我怕这个担子太重,挑不起来。”彭水英坦言,塘底村一千多人,而她一方面要照顾家庭,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村里的事务,没有信心能当好这个“大家长”。

  在镇干部和群众的鼓励下,彭水英迎难而上了。初任书记,彭水英就遇到一个“下马威”。“去镇上开会,领导布置任务没有讲稿,我们在下面要边听边记。”彭水英说,她只有小学文化,要把讲话内容逐字逐句写下来是个难题。彭水英只好硬着头皮听,白天开完会,晚上回到村里立刻召集村干部开会,将会议精神传达给村干部。多年下来,她已经练就了一身“好记性胜过烂笔头”的本领。

  担任党支部书记第一年,彭水英为塘底村就捧回了一大堆荣誉证书。同时,她也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2005年6月中旬,连降十多天的暴雨,塘底村两个水库水位暴涨,严重威胁水库及下游村民和农作物的安全。彭水英多次连夜冒雨组织人员到现场,同时组织住在危房里的村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在她的努力下,全村安全度汛。

  2006年,村里一条主要道路常年积水,难以通行。彭水英得知后,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最终修建了一条水泥路。几位老人特地找到彭水英,拉着她的手对她说:“托你的福了,帮村里修了水泥路,我们终于可以拄着拐杖出来走走了。”彭水英笑着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哪是托我的福啊,这是托了党的福。”

  “想要老百姓相信你,自己就要做得够硬。”彭水英说,村干部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这就是她当了这么多年书记以来最大的感悟。

  急流勇退乐于发挥余热

  2010年3月,彭水英主动提出辞去村党支部书记。

  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辞职?镇党委也挽留她,希望她能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

  “我年纪大,思想僵化,把位置让给年轻有文化的人。”彭水英说,年轻人见识广,思路开阔,他们能让塘底村得到更好的发展。当时的村委会主任吴六耀踏实肯干,是彭水英心中不错的人选。

  “现在辞职,我可以在一旁协助。”不顾众人的反对,彭水英辞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但只要村里碰上什么难解决的问题,吴六耀就会前来和经验丰富的彭水英一起商量。等到第二年换届选举时,“边干边学”的吴六耀已经能独立处理塘底村的事务,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镇干部和党员们的认可。塘底村党支部实现了平稳交接。

  如今,塘底村两委战斗力、凝聚力强,村集体事业蒸蒸日上,先后被评为衢州市文明村、衢州市美丽乡村等称号。看到这些,当初急流勇退的彭水英更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当支部书记了,彭水英也没闲着。现在,她负责管理的的塘底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了村里老人茶余饭后聚会、休闲的好去处。

标签: 书记;党员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