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5日讯一个既没有区位优势、又缺乏资源禀赋的山区小县,能在经济发达的浙江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的标兵,新昌的经验令人赞叹!
就表象看,是"创新”让新昌完成从"模仿制造”到"创新创造”的嬗变。但究其背后的动因,这种嬗变,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与新昌县委、县政府厘得清权力边界有关:当好"店小二”,不当"管家婆”。正是因为新昌一届接一届班子始终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精心呵护,精心浇灌,才为新昌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了一方令人歆羡的"沃土”。
而政府能厘清权力边界,又与干部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有着直接关系。为政一方,都想出点政绩。如果只为眼前利益考虑,就会什么见效快来什么,也就不会摒弃"土地财政”默默耕耘。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无私才有真出路。
新昌兴旺,也与企业家们坚守实体经济的信念分不开。不管风吹雨打,始终咬紧实体不动摇。
这些年,确实有不少地方,不再倾心做"实体”,而是什么来钱"炒”什么。实事求是地讲,企业家们目光摇摆,有个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随着传统制造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拓展空间越来越窄,而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又在不断上涨,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但大家不知想过没有:当越来越多的投资离开实体经济而转向投机,必然导致资本的风险与泡沫不断积聚。一旦泡沫破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想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实体经济须臾不能放松。历史的经验一次次告诉我们:仅凭虚拟经济发展起来的国家,可能是富国,但决不会是强国。放弃了实体经济,实质上就是放弃了国计民生的根基。
新昌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咬紧实体经济,就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坚守实体经济不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坚定不移地加快创新。
新昌的经验还告诉我们:有了政府营造的良好的发展氛围,有了企业坚守实体经济的信念,也就会衍生出想尽办法吸引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的种种举措。而有了人才,创新也就应运而生。
新昌的模式,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冠以"新昌现象”并不为过!
中西部地区,区位或资源禀赋胜过新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大家能把新昌的经验学到手,就可能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富民强县壮企业的阳光大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