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用“全域旅游”对接“大众旅游时代” 天台争创“全国样本”
2016年04月11日 11:19:35 来源: 台州日报 通讯员张朝红 记者徐平

  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烟花三月,天台花海似锦,人潮涌动。各类乡村节庆活动竞相登台,精彩纷呈,吸引了八方游客。

  五年弹指一挥间,天台乡村大变迁,绿水青山美无边,精彩画卷展眼前。该县持续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一业融五化、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服务品质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全面确立,被列入全省旅游综合改革、旅游统计改革试点县,获评中国旅游发展改革创新奖。在去年成功创建国家5A风景区后,天台没有停下脚步。

  面对旅游全景化、全时化、全民化、全业化的当下,4月1日,该县誓师动员率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县新的"一号工程”,决心以举县体制开展创建工作,用"全域旅游”对接"大众旅游时代”。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说:"全县上下要乘势而上、拉高标杆、大干一场,加快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争取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的首个,成为全国创建的样本,实现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

  全域景区化——千景万色看不尽

  藏在大山中的雷峰乡里良村,年轻壮劳力全部外出后,在日渐破落中走向了自然消亡的边缘。不曾想,一味"灵丹妙药”居然令其起死回生。

  今年元旦前夕,雷峰乡推出"一元钱”认租里良农村老屋、建设"发呆谷”的倡议。消息一传开,便迅速窜红网络。短短几个月时间,投资客来了上千人,意向投资超5000万元。

  现在,村道拓得跟县道一样宽,大巴也开得进来。第一个落地的"发呆谷”樱桃园项目也已开始兴建,明年就有望欣赏到美丽的樱花。

  兴奋之下,60岁开外的老党员柴大运自告奋勇充当起村里的义务宣传员。感受着火爆的人气,他高兴地说:"里良村交上大运了,今后再也不用担心这块祖基地荒废了!”

  里良村的变化诠释着"全域旅游”的魔力。在天台,还有许多濒临湮灭的村庄受全域景区化的推动,仿佛在一夜间"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圆上了旅游梦。

  近年来,天台县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把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把村庄作为一个小品来设计,形成有板块、有廊道、有亮点的网状体系。

  各乡镇因地制宜,从区域人文特点、产业特色出发,注重个性化策划,不搞统一模式、简单复制,呈现了满园春色、百花争艳的喜人现象。

  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台明确提出了"标准要工笔细描”。掷地有声的七个字,透露出的是这样的话外音:"形成一套兼顾全面又具天台独特韵味的标准体系,努力使天台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一业融五化——提质增效强内核

  和一些山区乡镇相比,平桥镇的山水资源并不凸显。正因为这个缘故,多年来,该镇专注于工业经济,将一块滤布做成了拳头产品,也因此有了"中国滤布之乡”"产业用布之乡”的美誉,是名符其实的工业重镇。

  是工业一枝独大,还是同步做活旅游文章?绿色发展的浪潮声中,作为全省首批省级中心镇的平桥镇认识到,要让全镇11万人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工业重镇必须装上"绿色引擎”。

  三年前,平桥镇鲜有人谈生态旅游,随着张思历史文化村落、平桥湿地公园、十里滨江休闲道、观光悬索桥等项目的落成,当地群众已从"旅游蛋糕”中切到了实惠。

  去年,天台提出了"一业融五化”的工作思路,从全县发展"长远看旅游”的高度推进"旅游主业化”,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兴”的综合功能,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休闲旅游业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大格局。

  今年,天台又充分发挥"旅游+”功能,以"一业融五化”驱动全域产业群落提质增效,推动旅游向更高层次的4.0版本升级,打造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该县已建立北部统筹发展区,以亮出最美的文化、生态形象,以宜游、宜养、宜居为特色,打造台州的名山福地、文化高地;建立西部统筹发展区,以山区经济转型为主线,打造"两美”建设示范区、慢生活体验区,使之成为"山海宜居美城”最亮的"金名片”。

  纲举目张,全县各地纷纷注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始丰街道投资15亿元,开发法华龙山旅游综合体;赤城街道以牡丹为媒,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街头镇后岸村以桃花为媒,建成了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疗休养基地。

  服务品质化——宾主共宜又共享

  清明小长假期间,在天台各大景区中,穿梭在游客队伍中的一顶顶小红帽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类似的群体性公益活动,在当地景区已成常态。

  天台县县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杨胜杰注重全域旅游的"宾主相宜、主客共享”理念,在他看来,此举"有利于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美丽生态环境”。

  近年来,该县按照"宾主共享共宜”这一理念,不断提升旅游供给质量和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高品质旅游生态圈。

  在一些地方高价风频刮、宰客风时起下,去年加入"5A俱乐部”的天台却承诺:"加A不加价,加A加服务,加A加建设。”20多年来,天台山景区坚持"票价亲民”,游客花15元就能玩转国清寺景区;石梁景区票价60元/人,被游客称为"惠民价、良心价”。

  在旅游业界,天台首推的"凡是法则”极具影响力:凡是游客看到的地方,都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游客享受的服务,都必须是规范高效的;凡是游客遇到的员工,都必须是热情礼貌的;凡是游客提出的诉求,都必须是高度重视的。

  天台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投诉处置机制,规定公安、旅发委、交通等六个部门的投诉电话必须24小时有人接听受理、及时处置。最近,该县又开始着手探索设立旅游警察、旅游综合执法分局等监管方式。

  游客至上已成为天台全县上下的共识。近年来,天台把游客当市民,将游客有需要、当地可供给的公共资源逐步投向市场,让"老客”有更多获得感、"新客”有更高期待值。

  "旅游围着服务转,服务围着游客转。”杨胜杰表示,要合力创建文明环境,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公德意识和城乡文明程度,让广大游客感受到"家·天台”的温馨。

标签: 全域旅游;天台;改革 责任编辑: 朱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