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患者在医院接受脱敏治疗。
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在清明前后这段日子,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回老家祭祖扫墓,或者趁假日带孩子踏青出行。人们在野外逗留时,一定要警惕草地或山林间的不明昆虫。如果不小心被虫子咬了,会出现何种症状?又该怎样预防和应对?
在野外,最易被虫叮咬
清明节前,6岁的小晨与父母一道上山扫墓。在山间玩耍时,小晨的脸和手不小心被蚊虫叮咬。当时他觉得皮肤很痒,就不停地用手去搔抓,一不小心,挠破了皮肤,只见这些地方先起红点,然后一挠就会起一大片红点。数日后,小晨的脸和手出现了红肿和化脓。刚开始,他的父母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小晨已经出现高烧,而且全身皮肤潮红,出现了多个水疱和脓疱,一碰就痛,一擦就破,还露出鲜红的糜烂面。
父母赶紧送小晨到椒江一家医院就诊。经皮肤科医生检查,确诊为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除了出现败血症外,还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导致皮肤大面积坏死剥脱,被告知病危。
据医生介绍,小晨是在蚊虫叮咬后,出现了丘疹性荨麻疹或痒疹。再加上那时他用手去抓,而指甲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被手抓破的皮肤就产生感染,出现了寻常性脓疱疮或大疱性脓疱疮,即俗称的"黄水疮”。脓水流到哪儿,或手搔抓创面后接触到哪里,哪里就会被感染。
家住黄岩迎春小区的李老姨,清明日与朋友一起到黄岩大寺基山上玩,在用手机拍照时,右手手背被不明昆虫咬伤。据她回忆,被咬伤后,自己也分辨不出是什么昆虫,只看到昆虫的两条小腿和一点绿色物体。
第二天上午,李老姨的手背出现红肿,以为是一般的蚊虫叮咬,于是她就用清凉油涂抹了一下,以为会慢慢消肿的。但是过了大半天,手背红肿的地方也没有消肿的迹象,李老姨这才赶紧到城关一家医院就医。经皮肤科医生初步判断,是由于虫咬性皮炎引起的。
另外,还有一些虫的毒性更大,倘若不小心被它们咬了,后果不堪设想。
宠物过敏,突然喘不上气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除了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引发过敏以外,对于那些舍不得离开宠物,可一接触宠物又容易过敏的人来说,最好也要特别小心,尤其别让宠物进卧室。
宠物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麻烦。对此,椒江区的张明(化名)深有体会。
张明在台州一所大学读大二,住校生活。开春了,张明的母亲给他织毛背心。毛线球转来转去的,把家里的那只宠物猫乐得够呛。小猫抱着毛线又嗅又咬,就是不松开。张明母亲把毛背心织好,送到儿子寝室,放在枕头边上。
晚上张明回寝室休息,毛背心就放在枕边。没想到他躺下没多久,喘不上气来,满脸憋得通红。同学赶紧将他送到了就近的台州天大皮肤病医院,经查,张明病情系宠物过敏所致。
4月8日,记者从台州天大皮肤病医院了解到,因接触宠物过敏的患者不少。据医生介绍,宠物体内的病菌,本身就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多种疾病,而衣物又是猫狗过敏原的媒介。人和宠物接触时间越多,其衣物上携带的过敏原就会越多,一旦被过敏体质的人吸入下呼吸道,便可立即引发急性过敏性哮喘。
多数人及时就医便可康复
"被昆虫叮咬后,大多数人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叮咬部位的暂时性反应,比如出现轻度红肿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假使皮肤没有感染,只需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使用冰块冷敷即可,一般30分钟至60分钟后就会好转。如果局部出现小水疱,可能肿痛会持续4小时左右,此时就要注意不要弄破水疱,避免继发感染。”台州天大皮肤病医院主治医师周仲荣说,不一定是"怪虫”厉害,而是与个人体质有关。如蚂蚁咬人,有些敏感体质的人反应很强烈,会出现大片红疹,甚至晕倒和休克。这时,就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如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硬拽,否则可能会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最好用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夹住蜱虫的口器,然后再慢慢地拔出。也可以用色拉油或凡士林涂满整个虫体,1-2天内蜱虫就会窒息脱落。蜱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周,被蜱虫叮咬后,如果市民出现发热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另外,在照顾蜱虫病患者时,市民应注意不要密切接触患者的排泄物以及血液。
据周仲荣分析,蜜蜂经常会把它的刺留在人的皮肤内,这时必须立刻除去。但注意不要用力挤压局部,免得毒液扩散。有7%-17%的人,被叮咬的部位会出现扩大的红斑和肿胀,直径可能大于10厘米,而且会持续几天。除局部皮肤消毒和冷敷外,还可以涂点激素软膏,并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这种病人被再次叮咬后,会发生相同的反应,有3%-10%的人,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为此他建议,小孩或者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外出时,最好能穿上长袖衣裤,把裤腿扎进袜子或靴筒里,再喷上蚊怕水;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平常洗手应使用具有杀菌功效的清洁用品;人们尽量不要留长指甲,并且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出现丘疹性荨麻疹或痒疹,或有其它皮炎湿疹类的瘙痒性皮肤病要及时治疗,不要挠破皮肤导致继发细菌感染;一旦发生问题,如局部红肿、长脓疱、流黄水等症状发生,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不可自行使用激素类止痒药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