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从未离开超过两小时 天台好丈夫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病妻
2016年07月28日 15:00:58 来源: 台州晚报 见习记者 缪书培 实习生 陈思媛 罗琦

蒋廷荣和陈慈荣

  浙江在线7月28日讯 在天台县平桥镇白湖村,提及蒋廷荣,没有人不知道,每一个人都满口称赞他,说全天下都难找到这么好的男人。他2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不嫌苦累,不离不弃,善举感动乡邻,传为佳话。“少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相依。”这对六旬夫妻将平凡爱情诠释得深刻而永恒。

  照顾妻子,是我的义务

  走进蒋廷荣家,屋内家具平常朴素,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异味。见到蒋廷荣时,瘦弱的他正将妻子从床上抱到躺椅上。看见我们,妻子陈慈荣冲我们微微笑,精神很好,很难将她与瘫痪的病人联想在一起。

  “你别看廷荣抱的这么轻松,照顾妻子,廷荣有诀窍。”一旁的邻居蒋国强说道。

  “先把她腿并拢,再将手臂往怀里一带,就抱起来了。抱这么多年了,都习惯了。”看见记者,老实人蒋廷荣有些拘束。

  说话间,蒋廷荣贴心地给妻子拿来了小毯子,并帮她按摩手臂,调整身体姿势。记者看到,陈慈荣全身瘫痪,就连手腕也没办法抬起,一丁点力都使不上。

  谈及自己得的病,陈慈荣说,发病毫无征兆。“41岁时,发现手经常发麻,再后来就越来越严重,四肢无力,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脊髓胶质瘤。”丈夫蒋廷荣曾带着她,辗转多地求医,济宁、苏州、上海都去过了。后来,病情越来越重,陈慈荣丧失了行走能力,再后来,连勺子都拿不动了。这一躺,就是20年。

  妻子刚生病时,儿子读书,女儿未出嫁,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这个老实的男人从未有过抱怨,一声不吭地担起了重担,“当时我病重,家里又贫困,廷荣就四处去收购旧的蛇皮袋拿来卖,一年换来1000多元钱。”陈慈荣回忆,眼角湿润,“我老公人好,我享他的福了。”

  “他从来没有离开我超过两小时”

  没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每一天,蒋廷荣把他对妻子的承诺和守候,深深嵌进了生活日常。

  每天凌晨4点,是蒋廷荣的起床时间。他起身去向后门自家的地板厂,赶着将前一天的订单出货。清晨五点半,他会准时回到家,先洗衣服,再去厨房淘米煲粥,接着叫醒陈慈荣,帮助她翻身,给她拔火罐。蒋庭荣有一套完整的拔火罐工具,每个穴位,他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为了病妻特地学的,用来缓解其瘫痪的痛苦。之后,蒋廷荣会抱陈慈荣去上厕所,再给她洗脸、刷牙、擦身。忙完了这些,两人一起吃早饭,蒋廷荣总是先喂妻子,看着她吃饱后,自己扒拉几口,便又去上班了。

  “一天要回来三四次,隔一两个小时,他就会回来,他从来没有离开我超过两小时。”妻子生病这20多年,蒋廷荣就再也没出过远门。

  “一小时不在他身边,我就要开始想她,如果喝水、上厕所怎么办,有时候会托邻居看下,但还是不放心。”蒋廷荣说。

  “我会守着她一辈子”

  40年夫妻,两人的一个眼神里,都饱含默契。陈慈荣笑意满满,“我们之间还有心灵感应的,他每次回来时,我听到台门外的脚步声,我就知道是他,我一喊廷荣,他就应声了,从来没有错过。”

  20年贴身不离的照顾,陈慈荣成了蒋廷荣最大的牵挂。采访期间,陈慈荣念叨多次,“我老公人好,对我哪都好,我娘家兄弟姐妹,没一个不夸他的,但我心疼他。”

  坐在床沿的蒋廷荣,听着有些动容地说:“慈荣就是动不了,人很聪明的,家里的事情,都和她商量,我们这个家,缺了谁都不行。”

  他们的儿女都各自成家了,也都很孝顺,对于父亲任劳任怨地照顾母亲,他们都很感激。大女儿嫁得近,几乎天天来看望父母;儿子在杭州工作,只要一有假期,就会回家,帮妈妈洗头、刷牙,做一些家务。

  村里人都说,蒋廷荣不容易,这样的好男人,全天下都难找。 面对大家的称赞,习惯了沉默寡言的蒋廷荣,还是会不好意思,“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她既然嫁给了我,我就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她一辈子。”

  老一辈的爱情,历经岁月,互相搀扶,一路走来,不离不弃。也许,蒋廷荣和陈慈荣这对夫妻,患难中所见的朴素真情,给了爱情最好的阐释。

标签: 丈夫;照顾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