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3日讯 近日,今年上半年全市市容环境秩序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出炉,椒江区获得三区第一。这一成绩的获得,是对椒江区行政执法分局创新“阶梯式”弹性管理模式的肯定。一直以来,该局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对椒江区逐步走上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道路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管理时段的“梯次性”
7月25日清晨3点,当城市还被黑幕笼罩的时候,椒江区行政执法分局执法大队万济池菜场的执法队员小翟和三名队友,像往常一样走上街头,对万济池菜场周边进行巡逻。此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防止钻执法时间“漏洞”的流动摊贩,趁着蔬菜批发的交易时间违规占道经营。
就在几个小时前的深夜23点,该局的执法队员,为了维护夜间城市环境,还在岩屿路上对夜排档、烧烤摊等占道行为进行劝纠和取缔。
这些时间点就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工作表。据该局7月份的值班表显示,每天有近20个小时,这座城市的执法队员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清晨3点至5点主要针对蔬菜、海鲜批发交易的占道经营;5点至8点针对马路市场“早市”;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和下午4点至6点,管控医院、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夜晚8点至0点巡查城区夜排档……有时,根据工作的需要,不定时开展“零点行动”——对零点之后的夜间市容进行管控。
根据经营行为在不同时段出现的具体情况,城区各个重要路段和节点都进行了人员部署。“对管理时段进行‘梯次性’安排,不仅一改过去‘人海战术’的疲劳,杜绝管理盲点,还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和准确打击。”该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林文斌介绍。
管理标准的“进阶式”
近日,市民李先生途经万济池菜场,从江城路一直开往青年路,一路畅通无阻。而这里曾经是椒江城区的主要“堵点”之一。
“上下班高峰期严禁出现占道经营、越店经营,否则违者必罚、重罚。”负责该路段的执法人员小戴说。为达成这项约定,他们数不清上门劝说了几次,也重罚了几位店主,最终店家们也逐步遵守。像小戴一样挨家挨户查看、走访、劝导的执法人员在该区还有150多名,他们分别在城区3个片区、21个网格单位和74条主次干道上,对自己负责的路段进行徒步巡查管理,用脚步丈量着各自的“责任田”。
网格化管理模式以道路、菜场周边、校园周边等为单元,编织出“点线面”结合的管理网络,明确点位负责人,实现了管理全覆盖,成为该局实现“后创建”时期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我们根据‘主城区美化、城郊接合部序化’的差异化标准,还推进了市容分级管理。”林文斌说。
该局按照“规范、控制、严禁”的“进阶式”管理,划分出解放南路、中山西路、江城南路等六个街区在内的严禁区,岩屿路、轮渡路、云西路等九个街区在内的控制区,其他则都属于规范区。对严禁区以堵为主,严管重罚;对控制区,堵疏并举;对规范区,则以疏为主,规范管理。
如今,椒江区的市容管理已摆脱过去“人海整治”式简单、粗放的管理,转而逐步朝着“精雕细琢”的常态化管理走去。
“我们从时间、空间的双重层面上构筑起一张立体式大网,有效杜绝了监管的盲点盲区,提高了管理效能。更重要的是,随着‘见管率’的提升,不再让市民们觉得市容管理是‘走过场、一阵风’的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管理。”该局局长叶海建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