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天台老人历时10年完成40万字《天台山老手艺寻踪》
2016年09月03日 09:00:00 来源: 台州晚报 通讯员 华峰 记者 陈剑

陈舟宝(右)与本文一位作者交谈

拗竹排 陈舟宝 摄  

  浙江在线9月3日讯 75岁的陈舟宝,是天台平桥镇中学的退休教师。自2000年放下教鞭后,便致力于乡土老手艺记忆的抢救挖掘工作。他边拍摄边采访边记录边整理,积十年之功,终于写成《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一书。

  这本近40万图文容量的专著,今年7月由学苑出版社全资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8月10日,由天台文联主办,在万景茶庄隆重举行《打捞沉船——天台山老手艺寻踪》一书首发式。会上,陈舟宝向老手艺人赠送专著,并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我不需要再活五百年,我只要健健康康地完成我早早计划中的写作就够了。”

  与会者高度评价陈舟宝的这本专著,图文并茂,形式独特,是一本别致的乡村手艺之书,具有学术价值。

  带书稿上北京

  文化老人高汉欣然作序

  2014年夏天,陈舟宝将写了十年的完整书稿带到了北京,交给九十高龄的天台籍文化老人高汉先生。尽管他俩素不相识,高汉读后非常感动,对他说:写天台民间手艺的书,这是第一本,既然你的名字叫陈舟宝,做的是“打捞沉船”的工作,建议书名用《打捞沉船》,一箭双雕。

  高汉大力鼓励出版此书稿,并欣然作序:本书“语言朴实,如道家常,经验积累丰厚,还常有从乡土基层和采撷出的人物形象,着墨虽不多,但生动入微,感人至深,相关部分,数据确凿,步骤分明,好比此项手艺的技术规范”,“尽管内容各异,它仍如春秋时代的《考工记》和北宋李诫之的《营造法式》。”

  陈舟宝采访记录天台山老手艺的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他说,未来世纪是一个图文并重的彩色时代,于是他开始自学摄影作准备,2000年退休时,他已经过了摄影关,连续在省赛获奖,为他奠定了扎实的拍摄基础。

  他年轻时曾在老家当了五年农民,住在山村几十年,从小对老手艺感到好奇,“几段木头,几根毛竹,几尺棉布,几番拨弄,一张两进雕花床就立在你的眼前,一只精巧的竹篮子就提在你的手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就穿在你的身上”,因此他对民间老手艺和手艺人敬佩不已,这些手艺,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长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对老手艺便情有独钟。他羡慕手艺人的精艺巧手,对老手艺人的劳动深表尊敬,于是,他挎着相机,带着纸笔,走遍了天台山城的每个角落。照相机拍摄图像,文字记录情感故事,老手艺人的形象和印迹得以留存。记录老手艺的国宝档案,解读老手艺,探秘文明发展与变迁的轨迹。为老手艺存档留影,为手艺人著述立传,“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的名字陈舟宝,意思就是沉船之宝,我关注老手艺,把它记述下来,挽救渐渐消失的老传统技艺,这似乎是我命定的职责。”他说。

  把当记者的愿望藏心底,退休后拿起相机和笔

  陈舟宝出生于上海,求学于绍兴,工作于天台。

  尽管天台话说得不怎么地道,但他喜欢天台山和这里生活的乡民们,与他们融为一体。他小时候喜欢作文,年轻时是县广播站通讯员,也参加过通讯员培训班。他说,当记者是年轻时最大的梦想,但命运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教师,他拿起粉笔为学生授道解惑的时候,当记者的愿望就蕴藏在心里,退休之后,拿起相机和笔杆,走进乡村老手艺人中间,他感到,年轻时的潇洒劲又回来了。

  在采访老手艺人之前,陈舟宝的摄影已经大名在外,他做过天台山的白鹭专题影展,是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而拍摄老手艺人,记录各种手艺人的故事与传承关系,以及情感和制作过程,则让他如陶渊明笔下的渔人一样,进入了桃花源,豁然开朗,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他写好一篇稿子,发往当地报社,很快被刊登出来,读者非常喜欢,报社编辑设立了《360行》专栏,由他供稿,一直延续了许多年,他发了好几十篇稿子,正准备结个集子出版时,县文化局非遗办公室也请他写老手艺,但要求与以前报纸中故事性的不同,侧重于程序性工艺性,但他觉得都有偏颇。为写这本书,他在记录文字影像故事的同时,附上工艺品制作规程,能让后人按图索骥,可以重新制作,这才是有意义的事。因此,他把以前的几个版本重新糅合,组成了新的文本。

  用坏了两台相机,40万字书稿苦修两年

  陈舟宝采访老手艺,说到底是一个别样的田野调查,每次行走都不甚顺利。他自己掏钱出车费食宿费,遇到刮风下雨也不能爽约,有些甚至走泥泞崎岖的山路,到最偏僻的地方。先是开摩托车,后改电瓶车,为了赶时间,起早出发,摸黑返回。

  因为不是专业记者,一些人向他要记者证,幸好他带着发表手艺稿的报纸,才顺利通过这个人为的关口与障碍。但有些老手艺人说,这是看家的本领,一出书公开了,等于砸自己的饭碗;有些觉得自己做手艺人低等下贱,说起来嫌人笑,不愿意接受采访。经过反复沟通,加上老人协会的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舟宝与手艺人之间消除了隔阂,采访得以顺利进行。老手艺人也觉得陈舟宝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不至于让老手艺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也对他深表感激和理解。

  陈舟宝认为,与其他地方相比,天台山手艺人较多,行当也较齐。单是平桥镇就有许多手艺专业村,如下王篾席、寺后西安箬帽、前山草鞋、后蒋棕棚蓑衣等等,他先做了筛选,选取代表性的行当进行采访,再加上朋友、同事、村人、读者提供线索,并乐意做他的向导,于是采访便更细致详尽了。

  因为老手艺是“靠手来记忆的”,“没有书本记载,没有确定的产生时间、确凿的发明创造者,是所有传统文明中最脆弱的部分”。一些手艺人文化程度低,都是看着学出来的技术,讲不出深层的道理,他得回去找相当多的材料进行考证,一次采访没完成,便再三再四去补充采访。陈舟宝早期用的是普通相机,为了出版印刷的需要,便咬牙买了一台5D3,如今这台相机已经严重磨损,快门使用量超过了标定的三分之一,浑身伤痕累累。为写这本书,陈舟宝用坏了两台相机,拍了几万张的照片。近40万字的图文书稿,反复修改润色,整整用了两年。

  收录40多种老手艺,受到了各界好评

  《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出版之后,立即如投石激浪,引起很大的反响,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学苑出版社编辑认为,本书采访情感故事、实况拍摄图片、手工制作流程三位一体,可谓是有关乡村手工艺的全新之作,值得首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摄影报》《绿色中国》等国家级报刊给予了重点关注。有人甚至将陈舟宝与著作《留住手艺》的日本学者盐野米松相提并论,认为这书是中国当代的《天工开物》,一本传世之作。因其地域的独特性别具一格,本书引起读书界和学界更多的关注。

  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天台山手艺代表的是江南农耕社会最高的工艺水平,他们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在这本书里随时感受得到,在本书收录的40多种老手艺中,有许多手艺已后继乏人,比如水车、瓦蒸制作,木机布和老法印染技艺,木结构建筑的盘交和敷交技艺,尺寸对半落的箍桶手艺等等,濒临失传;铜器、鑞器和木杆秤制作技艺,已经有了传承人延续,而一些代表性的手艺,金漆木雕干漆夹苎工艺,成为国家级和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祥瑞四溢的一根藤工艺,天台茶叶和乌药加工技艺,也引起了国家重视,或申报或即将申报省市级非遗。所有这些,都让陈舟宝感到由衷的欣慰。

  陈舟宝希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计划在天台乃至浙江各地巡回举行有关天台老手艺摄影图片展,把老手艺文化遗产传播给更多的人更广的领域。继本书出版之后,陈舟宝还将致力于它的姊妹篇的采访与写作。

标签: 天台;手艺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9036097959343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