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 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在大部分市民眼里,白衣天使是在病房和诊室里治病救人的。而有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却经常出现在渔船甲板上,看到他们的到来,渔民们就像看到白衣天使。
他们就是来自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海上飞虎队医疗急救志愿队,从1989年成立以来,27年来,飞虎队的护士医生们出海270余次,航程38000多海里,挽救了数百名中外渔民的生命,被亲切地称为“海上天使”。
27年来,他们救回数百位中外渔民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是一个渔业大市,拥有众多的渔船和数万的渔民,而温岭石塘渔港,更是我市最大的渔港,每天有很多的渔船在这里出航和靠岸。
大量渔民长期在海上生活以及从事渔业生产,免不了会发生各种突发性的疾病,比如急性胃出血、急性肠胃炎等,还会发生船上器械外伤、硫化氢中毒或者撞船事故等意外情况。
这就需要有一群医护人员,去保证这些渔民的医护服务。从1989年11月开始,我市红十字会松门急救站成立,并且挂靠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负责台州海域的海上医疗急救和急救知识培训。
2010年,急救站改为温岭市海上急救中心,成立海上医疗急救志愿队,27年来,“海上飞虎队”出海270多次,航程38000多海里,救回了数百位中外渔民的生命。
“目前,我们救援队有71名队员,这些队员都是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到任务后,按值班情况和渔民受伤情况,安排他们去救治,大家从没有什么怨言。”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海上飞虎队第三任队长周鸣钧说。
目前,经过几十年的运作,救援队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营机制。“从石塘镇、松门镇或者海上水鬼郭文标那里得知救援信息后,我们这边准备10多分钟,再开车到石塘渔港10多分钟,基本能够保证半小时从石塘渔港出发。”周鸣钧说。
医生护士为救渔民,一天没吃饭
在温岭第四医疗队上班20年的骨科护士长陈海霞,是出海救援的常客之一,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出海多少次,但是每次出海晕船和呕吐都是逃不开的经历,不过她依然坚持着,从不推脱。
“在海上做护理工作,整个船都在摇晃,再加上晕船不舒服,在陆地上非常简单的一个输液挂针,都会变得非常艰难,我们都把自己绑在船上的柱子上,才能勉强完成,困难可想而知。”陈海霞说。
9月22日,刚到温岭第四人民医院上班的护士林璐璐就第一次参与了海上救援。
“那天是早上8点多,我刚到单位上班,就听到护士长说,要安排我去海上救援,有一名渔民在海上被铰链打伤,需要立即到现场进行急救。”林璐璐说,之前,她从同事那听说过海上飞虎队的事情,也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真的到船上后,还是让身材瘦小的她有点受不了。当天,她和另外一位外科护士一起坐船从石塘渔港出发,一直坐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
“大概船开半个小时,我就开始晕船呕吐,完全吃不进去东西。”林璐璐说,看过伤者后,发现渔民外伤看起来不重,但是可能有内伤,就先给他做了止血、补液,马上转送医院救治。
受伤渔民坐着林璐璐他们过来的渔船,一起返回石塘渔港,快到渔港时,这位47岁的渔民发生了休克,他们立即给他做急救,一路返回医院。
经过CT检查确认,该渔民腹内出血,肠子破裂,情况比较严重,被立即转移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急救。伤者被送走,已经是晚上6点左右,而晕船一天的林璐璐一口饭也吃不下,“如果渔民不进行急救,不及时送达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第一时间抢救病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7年的救援经历,海上医疗急救队救过石塘渔港的本地渔民,救过温州的渔民,也救过福建渔民,甚至还抢救了不少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船员,受到普遍赞扬。
“我们的救援,是不分国籍或者船籍的,只要是在台州海域出事的船,有救援信息到我们这边来,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去救援,做到‘走得快、治得好’。”周鸣钧说。
从救援队建立以来,温岭第四人民医院不断升级救援队的急救设备,小型吸氧器、手提式心电图机等设备也逐步配备到位,以方便医生第一时间对船上的病患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飞虎队的志愿医生,每年休渔期还会对渔船的船长进行急救以及医疗知识的培训。船长对于伤员的病情描述,对于医院第一时间安排哪个科室的医生过去,很关键。“第一时间抢救病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海上飞虎队依然会在台州海域驰骋,挽救伤患渔民的生命。”周鸣钧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