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太湖渔民迎来秋汛开捕季 野生湖鲜登陆餐桌
2016年09月01日 16:13:2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坊 陆伟 吴兴报道组 张蘋 朱立奇

今天凌晨,第一网太湖湖鲜出水。

  结束了7个月的禁渔期后,太湖渔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秋汛开捕季。9月1日,太湖正式开捕,这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大家就能吃上新鲜的野生太湖白鱼、梅鲚鱼、银鱼等特色湖鲜了。

  “开渔喽!”9月1日0点刚过,吴兴高新区幻溇港内,一艘艘插着红旗的渔船陆续出港,驶向太湖。位于南太湖边的幻溇村,2001年由金溇、潘溇和太湖水产村合并而成,以村里的溇港“幻溇”为名,全村有渔民390多位。当天,该村有80多艘渔船进入太湖,撒下秋汛开捕季的第一网。

钮凤英做开捕准备工作:水箱注满水,捕上来的太湖白鱼将养在这里面。

  今年57岁的王引宝,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9月1日0点08分,记者跟随王引宝及其妻子钮凤英、儿子王良福一道登上渔船,驶向他们家的渔簖作业水域。 

  “太湖捕鱼是半夜就要出湖的,为的就是抢个好头彩。”老王说,为了9月的开捕,渔民们早早就开始准备。他们家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修补旧渔网,编织新渔网,整理网兜、浮子等渔具。

渔民王引宝在放鱼袋。

  大约45分钟后,幻溇村的渔船陆续到达了各自的作业水域。半夜的湖面一片漆黑。一个个毛竹簖桩稳稳地插入太湖湖底,由渔网制成的簖帘组成渔簖弯弯曲曲地半露在湖面上。渔船发动机的声音和渔民头上的探照灯,使寂静的湖面变得热闹起来。

  “渔簖俗称‘迷魂阵’,水下也有网帘,鱼游进来后就很难出去。420米长的簖帘下面布有6个鱼袋。渔簖8月30号那天就设好了,因为还没到开捕时间,所以鱼袋没有放下去。”老王一边放鱼袋一边说,“今年如果收成好的话,这一网就能拉到上千斤鱼。”

收鱼。

  太湖水产丰富,以白鱼、银鱼、白虾最为著名,俗称“太湖三白”;青鱼、鳜鱼等品种也深受市民欢迎。“近几年,通过太湖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补充手段,结合太湖水治理,预计今年收成不会差,鱼的品质也会更高,应该会好过往年。”吴兴区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王天柱介绍说,今年秋汛捕捞作业期间,吴兴区共有384艘渔船进入太湖捕鱼。

  凌晨3点左右,王引宝家的渔船穿梭在渔簖作业水域,记者不时看到有鱼跃出水面。“可以收鱼袋了!”老王一声令下,随着“一二一二”的号子声,一家三口憋足了劲,慢慢将鱼袋从水里拉到了船上。一时间,船舱甲板上全是活蹦乱跳的鲜鱼。

一家三口对刚捕上来的鱼进行初步分类。

王引宝一家捕上来的白鱼。

银鱼。

  这第一网鱼中,以白鲢、花鲢居多,另外也有白鱼、鲫鱼、鳊鱼、梅鲚鱼等品种。王引宝和妻子钮凤英娴熟地把捕获的鱼进行初步分类,一条大白鱼让老王很是兴奋:“这条白鱼估计有七八斤重,很难得,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新鲜捕捞的湖鲜被及时送上岸。

  收完第一个鱼袋已是凌晨4点10分,王引宝满载而归。此时,在幻溇港边的鱼市上,来自邻村东桥的乌云祥等鱼贩早已准备好筐和记账本等在岸边了。

幻溇港边停着等待交易的渔船。

  “这几年太湖水质越来越好,鱼的品质也是越来越好,所以今年价格预计会比往年略高一点。”乌云祥说,由于目前湖鲜还没有大批量上市,所以价格还不稳定,接下去价格会慢慢上升的。据了解,花鲢目前的批发价为每斤2块多,白鲢在2块左右,青鱼在5块钱左右。

成筐的鱼被抬上岸。

  成筐的鱼被抬上岸后,大部分被迅速分装到等候在码头上的货车中,驶向湖州市区各大农贸市场。“今天下午1点钟左右,还有一批渔船会回来。到时那些鱼将运往上海、安徽等地的农贸市场。明天一早,那些地方的市民也能尝到我们太湖的湖鲜了。”乌云祥说。

天亮了,渔民们返回湖中继续捕鱼。

  早上5点10分,天已微亮,王引宝家今年的第一网鱼全部卖完了。“这一个鱼袋就超过一千斤了,钱还没结,毛估估收入应该比去年略高一点。”老王说。

秋汛捕捞季将持续一个月。

  忙碌了一夜,钮凤英拿出一罐八宝粥坐在船上吃了起来,老王则在码头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和旁边的渔民讨论着今年的行情。稍作休息后,两人返回船上又开始忙碌。“一会还要整理下渔具渔网,趁着这两天鱼比较多,我们多出去拉几网。”老王说。

标签: 太湖;渔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9015939178276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