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养猪场引进畜牧废水净水技术 “养猪倌”陈贤都的新生活
2016年11月15日 14:25:58 来源: 台州日报 通讯员 陈洁 记者 詹晓霞

  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准备猪食,清理猪屎猪尿,打扫猪舍……这是玉环龙溪山里“养猪倌”陈贤都一天的日常生活。平时一有空就钻进猪舍,这身上总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有时连家人都对他退避三舍。不过,从今年上半年起,和猪打了5年交道的陈贤都一天到晚“伺候猪”的生活反倒成了清闲日子。“现在身上再没有遭人嫌弃的猪骚味了,这一切多亏请了个‘帮手’来打理养猪场。”陈贤都打趣地说道。

  陈贤都口中的“帮手”就是从台湾引进的畜牧废水净水技术,能有效处理猪的排泄物,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零排放。

  近日,记者来到陈贤都的养猪场——位于龙溪山里的金祥牧业有限公司,一睹畜牧废水净水技术的“真容”。一个长约27米、宽约9米、高约2.7米的大水池是该技术的“主战场”,大水池被隔成8个小水池,边上还立着一只盛着棕红色液体的塑料桶,正源源不断地向大水池里输送液体。在电泵和增氧泵的作用下,池中正此起彼伏地冒着白泡。

  “这水池的容量达600吨,是请专家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打造的。养猪场日常产生的污水,全都收集到这里,经过层层过滤,最后就变成可再利用的水了。”陈贤都介绍道。这其中最大的奥妙,是塑料桶里的液体,当中含有微生物,能分解养殖污水中的部分蛋白质,降低氨氮含量,起到除臭、消味、净化的效果。

  陈贤都的养猪场约占地30亩,共有2000多头猪,每天产生的养殖污水就有十几吨。

  提起畜牧废水净水技术引进的前后变化,陈贤都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说实话,污水处理起来可真是个头疼的事。”之前他造了一个容量达100吨的池子,专门用来暂存养殖污水,每隔三四天就得清运一次。而且一到夏天,养殖污水堆积发酵,味道特别熏人。

  “原来我们会把养殖污水运给清港台山、温岭坞根等地的一些大果园,给他们当肥料。这样的处理方式让猪屎猪尿得到再次利用、减少了污染,但没个定数,毕竟果农对肥料的需求也是看农时而定,所以养殖污水‘供过于求’的状况时常发生。”陈贤都说,每每这时他都要忙得团团转,安排小工,雇泥浆车将养殖污水分送到各果园,不仅眼巴巴地求人家收下,还要倒贴车钱。

  陈贤都算了笔账,姑且不算费时又费力的人工“操劳费”,光雇车每次至少得雇4辆,1辆车费用四五百元,一个月下来就是近万元。

  “引进畜牧废水净水技术后,处理养殖污水的事我再也不用操心了。”陈贤都高兴地说。不仅养殖污水处理,养猪场的清洗工作也一并得到了解决。“之前每次清洗养殖场大概要十来吨水,都是用水泵从水库里抽的,一个月下来就要支出1000多元电费。现在,清洗养殖场的水直接用净水技术处理后的二次回用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还节省了之前额外支出的电费。”陈贤都介绍。

  引进这项畜牧废水净水技术,陈贤都前后投入了六七十万元,另外每月添加含微生物液体也需投入12000元左右。虽说下了大成本,但陈贤都觉得这钱花得很值。“我们养猪的不能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环保方面做好了,在养殖污水上做到了零排放,养猪这项生计才能维持长久。”陈贤都说。 

标签: 养殖;新技术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