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作品
浙江在线1月5日讯 “这个‘七彩葫芦’的想法太绝了。”
“这只狐狸是按纹理画的。”
……
玉环县沙门镇中心小学办公楼二楼的书画走廊,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这里收藏着不少孩子创作的“石头画”,常常吸引着不少参观者,“你要不走近细看,真不敢相信它就是画在石头上,或是用石头作的。”
“错觉画”、“名画”在书画走廊上都有
玉环县沙门镇中心小学校长赵福明,闲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到书画走廊散步,看看孩子们创作的“石头画”,“这里有‘错觉画’、‘名画’、还有‘大片’,怎么也看不厌。”
一幅画在棕色石头上的《攀岩运动员》是赵福明的心头好,画上一位健硕的男子,右手正扶着石壁上的凸起处,左脚踩在壁上使力,似乎真的在用力攀爬,远远看去好似雕刻上去一般,很有立体感。
“做成这样的效果,可不容易。”赵福明说,孩子们是用心观察石头的纹理,配合绘画,形成的“错觉”。
“来看看我们收藏的《八骏图》,颇有徐悲鸿大师的风采。”赵福明捧出一幅石马图,这八匹石头铺成的龙马仰头急嘶,马蹄奔腾,似是一眨眼就要从画板上跃然而出。
马头马身,惟妙惟肖,都是天然石子,没有人为雕刻,“找出这八匹马,得把咱们玉环沙滩翻上一翻。”
“赏完名画,再请你看看电影《快乐的大脚》。”赵福明的宝贝,还真不少。看,陪着西落的太阳,白色石膏堆砌起的“南极洲”,几只憨态可掬的企鹅正摇摇晃晃向我们走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这是孩子看了电影,突发灵感,好不容易把这一家子企鹅请到了我们身边。”赵福明期待,以后在走廊里“上映”的大片会越来越多。
石头画易学难精,作画不易
“石头作画,有两种方法。”李爱波是“石头画”社团指导老师,每周五给孩子们上一节社团课,专门教授石头画,“既可选择用水彩颜料,直接在石头上创作,也可以选择用石头做原料,来搭建一个立体的作品。”
“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特点,易学难精。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李爱波塞给记者一支画笔,取来一块光滑的鹅卵石,示意记者作画。
圆不溜秋的石面,着力很难,色彩刚抹上,就顺着石面流下来。见记者愁眉苦脸,李爱波莞尔一笑,“初学者容易出这个错误,在石头上着色,使用颜料配比和平常不同,画笔也要细细慢慢地多刷几遍。”
更难的,还是立体作品中石材的黏合。李爱波拿来学生制作的《林中小屋》,小屋的墙壁,是用一块一块大小类似的石子堆砌而成,甚是精美。
“黏成这样可不容易。”李爱波取过一根火胶,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根蜡烛,融化之后,再仔细均匀地涂在石头上,“当时选了很多材料,还是火胶最合适,不过要注意,不要被烟熏了眼睛,也不要烫到手。”
李爱波说,要真正学会“石头画”,没有一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放在走廊上的孩子们的出色作品,在他这个美术教师看来,也是不容易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缺一不可。”
“我想用家乡的石头作十二生肖画,给外国朋友们看”
六(2)班孔欣怡,是画室的常客,学“石头画”已经三年了,在不久前的台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她用沙门的石子和松枝,搭建的作品《夏之鸣》脱颖而出,荣获了金奖。
一块五边形的鹅卵石,被她轻轻捏在手上,左看看,右瞧瞧,打量了好一阵,似乎有了主意,提起了画笔。
刷刷几个起落,鹅卵石突起的棱角被她用笔加工成了“房顶”,她又换了支细笔,小心翼翼地在石身上描起“门窗”,不一会,鹅卵石变成一间有模有样的“小石屋”。
放下画笔,孔欣怡又取来几根松枝,麻利地剥开树皮,圈成篱笆,装饰在四周。
“这下差不多了。”完成作品,孔欣怡俨然像个小艺术家似的感叹,“最难的还是设计,知道想做什么了,才好去找材料,创作的过程倒是快的。”
自从接触了“石头画”,大自然里的奇特石头,成了她眼中的珍宝,“走在路上,也舍不得把眼睛从地面挪开,生怕错过了宝贝。”
“到了周末,老师还会带我们去海滩,一起去找创作用的石头。”学校旁边水桶岙和日岙的沙滩,成了她最喜欢去的游乐场。
她最稀罕的收藏,是一块能透过光的石头,被她藏在家里,不时拿出来看看,“当时好多同学都看中了,最后还是交给了我,希望我能用它创作出好作品。”
孔欣怡的小脑袋里,有许多奇思妙想,如今她最大的梦想,是在家乡捡够石头,用它们创作出一个系列作品,“我想用台州的石头,作中国的十二生肖画,给外国的朋友们看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