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海河家人与孩子们同吃同住。
孩子们在“幸福一家”活动室开心玩耍。 虞海河 提供
浙江在线5月26日讯 卡通的彩绘墙面、摆满书籍的大书架、宽敞的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和电视机,甚至还放着一台架子鼓和钢琴。
这里是瑞安塘下镇双桥村的“幸福一家”,目前正收养着8名贫困儿童和孤儿,而这个大家庭的“爸爸”就是双桥村村民虞海河。
“幸福一家”是一幢7层楼民房,这里曾是虞海河为家人建起的楼房,但从2007年8月30日起,却陆续住进了19位与他非亲非故的贫苦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无偿抚养他们至18岁成年。
爱心的轮回,一转眼就步入了第10年
帮助谁,该怎么帮?
给孤儿最需要的爱
走进“幸福一家”时,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的身影。
“他们一早都去上学了,中午会回来吃饭的。”虞海河边解释边带着记者参观卧室。
四个房间,男女分寝,摆放着上下床铺和课桌,“我以前是个木匠,这些都是自己设计的,特地调整了高度,更安全。”他乐呵呵地笑着,习惯性地伸手把床上的被子叠好。
这个像学校宿舍的屋子,因为虞海河的用心,而透着家的气息。
“我从2003年起,就有心想做公益了。”
小时候,因父亲早逝,家中经济窘迫,虞海河很早就辍学打工,为家里分担压力。“我在童年时代吃了不少苦,但幸好有亲友的资助才挺过了难关。”人们给予他的这份情义,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颗想要做公益的种子。
2007年,待手头有了积蓄,虞海河决定实行爱心计划。“当时我就每天问自己,想帮助谁,该怎么帮?”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很多,虞海河充分考虑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把对象定为孤儿,他说:“我曾经历过的窘困,不想让孩子们再次经历。”
有了帮扶对象,但又该怎么帮呢?
如果是捐钱,那只是物质上暂时的帮助,虞海河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供持久的物质、精神帮扶。
“我要给他们一个家!”像一个“全托班”,接8名左右的孤儿到家里,无偿提供吃住,并送去上学,直至他们18岁成年。
这想法一蹦出,虞海河就知道,这需要担负很多责任与风险,但却是孤儿们实实在在最需要的东西。
为寻找贫困孩子,共行车8000公里
有了收养孩子的想法,打造了温馨的住宿环境,如何找到孤儿成了难题。
虞海河“寻孩”时,开车到瑞安10多个山区乡镇,挨家挨户“地毯式”问情况,共行车8000多公里。然而,这一路寻来他发现,除了孤儿外,还有很多可怜的贫苦孩子,他们之中有的情况特殊,比如父母有一方过世,另一方身有残疾或患有智力障碍,家里缺少劳动力和经济来源,无法得到应有的监护照料。“我看到他们住在山顶的石头房里,吃不饱饭,没有书读,瘦得面色蜡黄,就实在忍不下心丢下他们。”于是他决定把这类有特殊情况的单亲贫困孩子也列入帮扶对象。
然而,当虞海河向孩子亲人说:“你们家里现在没人出去赚钱,孩子温饱也是问题,上学的事儿又耽搁了,不如住到我家来,18岁以前我们会照料他衣食住行,并联系好学校。”换来的却是对方的不理解,说他是“人贩子”。面对这样的误解,虞海河心中虽然委屈,却仍不愿放弃做公益的梦想。
2007年的一天,虞海河来到瑞安报社咨询,想通过报纸刊登收养孤儿的启事。听闻他的公益计划后,报社为他联系上了瑞安市慈善总会等相关单位,并得到了各部门的认可,愿意牵线帮助。
虞海河在瑞安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下乡10多次,走进最远的山沟沟里,去实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并说明“幸福一家”的性质,从中挑选条件最困难的孩子。2007年8月底,虞海河终于接来了第一批孩子,8名来自高楼、湖岭等山区的孩子,5男3女,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4岁。
在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其中“失学”的孩子们如愿踏入了校园,开始了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
每年为孩子花20多万,余钱只够家人日常用度
“叔叔,我们回来啦。”
“叔叔,我考了班里第六,老师夸我进步咯。”
“叔叔,我去厨房帮阿姨。”
一阵阵欢声笑语,伴着一声声亲热的“叔叔”,孩子们放学回来了。
这是第三批孩子,算起来,9年里虞海河已经收养过19人了。
在这个温暖的“幸福一家”里,虞海河上三年级的小儿子也整天与大家玩在一起,“我儿子有的,其他孩子也不能少。”
虞海河的妻子戴其丽负责孩子们的衣服购置,时常领着孩子去商场批发,她说:“一次会批发很多衣服,大了匀给大孩子穿,买小了也能留给个头小的穿。”
除了同吃同住外,虞海河还特地请来保姆帮忙照料,并配备了老师为孩子们课后辅导。“起初的补课费开销不小,但自从来了罗海珍老师,主动提出免费补课,帮我们省了不少钱呢。”如此粗算下来,虞海河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有20多万元,而凭他办的汽车配件厂收入,除去孩子花销,也只够自家人的日常用度,根本没有一点积蓄,“自己吃穿够用就行了,钱花在孩子们身上很值。”虞海河笑言。
每逢周末,虞海河就会和妻子带着孩子们去爬山,或是在郊外散心游玩。在罗凤中学念书的13岁女生林杨笑着补充说:“阿姨还会带我们去做公益活动呢。”原来,戴其丽是一个公益俱乐部的会员,一有公益实践活动,她就会领着孩子们参加,她说:“这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反哺社会,乐于奉献的品质。”
如今,第一批离开“幸福之家”的孩子大多步入了社会。今年23岁的女生孙林孙是成员中年纪最大的,刚进入“幸福一家”时她14岁,家里母亲去世,只有一个60多岁的养父和80多岁的奶奶。她就读的初中学校位于镇里,而家却在龙湖镇孙山村的山上,来回就要好几小时。但自从到了“幸福一家”,步行10多分钟就能到校了。在性格上,孙林孙曾是个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她说:“虞叔叔经常开导我,找我聊天,组织一些活动让我试着接触其他孩子,让我改变很多。”当时念初中的她为了感激虞海河,将学校获得的笔记本奖品送给了他,“本子里有老师对我的评价,说我进步了,我就想把这样的成果转送给叔叔。”去年,孙林孙从泰安大学顺利毕业,成功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
虽然孩子们在“幸福一家”得到了无限关爱,但每到逢年过节或暑假,虞海河都会鼓励他们尽量回家。他说:“有些孩子的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应该回家看看亲人,毕竟那是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要懂得珍惜,等他们长大有了能力,也应担负起照料家人的责任。”
今年是“幸福一家”创办的第10年,虞海河的心愿是让“幸福一家”永远持续,让爱心雪球越滚越大。“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从事这样一项公益事业。”这是记者离开时虞海河说的话,承载他的承诺与信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