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父亲教我的那些事终生难忘 听几对温州父子的故事
2016年06月19日 10:50:00 来源: 温州网 张银燕 陈培培 周蓓蓓 陈晓琴

  浙江在线6月19日讯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有父母的庇护,我们便有了温暖的山水田园。与母亲的温柔细腻不同,父亲的形象更加坚毅;与母亲的苦口婆心爱唠叨相比,父亲更多时间都在沉默,但是,诚信、乐观、踏实……却已通过父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承。

  6月14日,我们在报纸上征集父亲的老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后,许多读者向我们发来了父亲的照片。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通过老照片为您介绍几位父亲和儿女的故事。他们都很平凡,但他们在每个子女眼中,都是一生仰望的高山,父亲教会我们的那些事,终生不敢忘。

  ★“不守约”爸爸 为破案70天不回家

  照片中的小孩男名叫豆豆,今年10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坐在豆豆边上的,是他的爸爸杨国强,鹿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负责打黑除恶、五类恶性案件的侦查工作。

  父亲名片:杨国强,1981年出生

  豆豆说,因为考虑爸爸的工作,他只能发来这张不露脸的照片,而这张照片是前年爸爸带他到北京旅游时拍的,当时玩累了,两人坐在长椅上剥橘子,互相喂着吃;而这也是他和爸爸最近的一次远途旅行,因为现在的爸爸实在太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带他出去旅游了。

  杨国强是2014年5月从鹿城区公安分局鞋都派出所调到鹿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之前工作虽然忙,他还是能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可如今为了侦破案件他常常要加班加点,十天半个月不能回家都成了平常事。杨国强说,有一次,为了侦破一个专案,他和一帮同事出差到外地办案,整整70多天没能回家,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只能靠豆豆妈妈。

  豆豆说,他知道爸爸的工作有危险性,所以每次爸爸出门,他都不由得会担心,直到看到爸爸平安回家才放心。

  豆豆最不喜欢的是爸爸不守约,比如说好了今天要在家吃饭的,突然接个电话就奔出去了。豆豆说,虽然知道爸爸是为了去办案,但心里还是会有些小抱怨。

  豆豆最喜欢的是爸爸陪着他出去玩,玩什么他都开心。豆豆说,端午节的时候,爸爸带着他去摘了杨梅,这是他最近最开心的事。作为一名好动的男孩子,那天豆豆还爬了树,让爸爸站在树下保护自己,特别有安全感。

  对父亲的话——

  虽然我很希望您能成为一位“守约”的爸爸,但是您是为了破案才不守约的,我知道、也懂得,所以放心吧。但是,我希望您能在办案的时候多注意安全,因为我会担心的。在您休息时间里,请容忍我的小黏人,因为说真的,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别人,羡慕他们常常有爸爸陪伴。

  ★“很抠门”爸爸 辛苦劳累全为家人

  这是一张极为普通的旅游照,拍摄地点在北京颐和园,看着也不十分清晰。发出父亲节征集令后,市民陈女士给我们发来了这张“父亲的旅游照”,她说:“我爸爸很普通,但我想说说他的故事,这是他四十多年来人生第一次旅游,为了给这个家更好地生活,他真的很不容易。”

  父亲名片:陈文杰,1966年出生

  陈女士父亲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念过几年书,他从学徒开始做起,干了一辈子的装修活,现在熬成了一名资深装修师傅。陈女士说,她小时候总是趴在窗口望着父亲骑着摩托车远去的身影,等到父亲回家时,他的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水泥点子。开饭了,父亲随手拿过几张广告纸垫在屁股下,生怕自己衣服弄脏凳子。

  “装修师傅的工作说来自由,但一天不干活当天就没有收入,这么多年,爸爸一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陈女士说,她知道父亲一直想去旅游,也提出帮他报团,但父亲嚷嚷着没时间,其实他是舍不得花钱,以至于他人到中年,从未到温州以外的地方游玩过。去年夏天,村里不少人报团去北京旅游,价格便宜,父亲知道了很是心动,后来在陈女士百般劝说下,父亲的第一次旅游终于成行。

  出发前,陈女士给父亲整理行李,嘱咐了外出注意事项,还教父亲怎么用手机拍照,她说那时候自己真的比父亲还要兴奋。到了北京后,陈女士的父亲让同行的人帮忙拍照片,发给陈女士。“看到照片的那瞬间,我突然鼻酸,父亲对我们很大方,对自己却很抠门,现在我长大了,他终于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了。”陈女士说。

  陈女士还记得,从北京回到家的父亲脸上掩盖不住愉悦,比划着跟她说在北京看到的人和事,她很高兴父亲为自己而活。

  对父亲的话——

  爸爸,你辛苦了。我一直很想跟你说这句话,又难为情,我知道你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辛苦工作,积攒着一分一毫,让我们家从老房子住进了新房子。有你和妈妈的培养,我和弟弟快乐成长。

  爸爸,我长大了,有了工作也有了另一半,你不要再担心我了。我知道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有很多想和妈妈一起去的地方,去吧。我爱你,爸爸。

  ★正能量爸爸 带给女儿榜样效应

  照片上,一位骑者戴着专业的骑行头盔、头巾、眼镜,身穿专业骑行服,骑行在乐清大荆到永嘉楠溪江的路上。

  父亲名片:冯忠铨,1956年出生

看着照片,检察官冯乐妮笑着说,这是她60岁的父亲冯忠铨。


  认识的人都知道,冯忠铨很热爱生活。去年,他加入了乐清大荆骑行俱乐部。因为是俱乐部里年纪最大的骑者,每个月固定几次的骑行活动,俱乐部的人总是让他骑一半路程就够了,可他每次都摇头拒绝,坚持一路骑到。

  “爸爸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他的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冯乐妮是一个9岁女孩的妈妈,平时会去听一些教育讲座,学习教育理念,听着听着,她会发现,自己就是这样被爸爸教育大的。

  小时候,冯乐妮便发现,父亲是个很爱学习的人,有事没事会在家里拿一本书看。他们的家里,有各种各样的书:旅游、历史、山海经甚至还有菜谱。因为父亲的“以身作则”,冯乐妮和妹妹也爱上了阅读。她记得,妹妹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看《红楼梦》全集。在这样的氛围下,姐妹俩的学习成绩都很好,让人自豪的是,冯乐妮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妹妹毕业于复旦大学。

  “从小到大,爸爸给我们的学习压力很小,他经常鼓励我们,让我们自由成长,对我们唯一的要求便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冯乐妮说,这句话成了她和妹妹的做事准则。

  如今,冯乐妮也用父亲的方式教育女儿,她会跟女儿一起去公园里捡随地乱扔的垃圾,一起报名参加非遗志愿者,一起学吟诵……凡是希望女儿做的,她都先做在前面。每每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都会感叹,多亏了父亲的榜样效应。

  冯乐妮在报纸上看到晚报刊登的父亲节活动,便想借此机会送上一份特殊的父亲节礼物,说一些从来没有对爸爸说过的话。“爸爸,父亲节快乐,我爱您!”说完,冯乐妮笑说,平时她只会抱着妈妈说“我爱你”,可以想象,爸爸看到这句话会一脸尴尬地咕哝一句“这么肉麻干什么”。

  对父亲的话——

  爸爸,我记得年少叛逆时,跟你的每一次争吵,每一次不懂事、不体恤;起风了,半夜你打着手电筒来给我们关窗;我生病了,你一边责备我不好好穿衣服一边张罗着买药倒水;后来我成人了,工作了,你每次打电话还会殷勤劝说要好好注意身体,将我当成了没长大的孩子……爸爸,希望你身体健康,快快乐乐!我爱你,爸爸!

  ★很温暖爸爸 您一直未曾离去

  昨天,胡影苏女士拿出一张1950年6月14日的老照片,这是当年永嘉梧埏区青年团机关团支部成立纪念留影。她指着第一排左起第四位说:“这就是我的父亲,当时他20岁。”她的父亲叫胡宪椿,1930年出生,鹿城区人,享年84岁。

  第一排左起第四位为胡宪椿

  父亲名片:胡宪椿,1930年出生

  照片里的胡宪椿老先生年轻、帅气,那是他在当时的永嘉梧埏区人民政府做财务工作时照的相。这张照片记录了胡宪椿早年参加工作的经历,照片中都是他的一群老同事。胡影苏说,一年多前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这张照片,当时这照片用一张旧报纸包着,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留有父亲的名字和电话,报纸上刊登的是一篇征集老照片的报道。她说,2009年团市委开展征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老照片活动,这事勾起了父亲的青春回忆,但不知为何这张照片未能寄出。

  胡影苏说,父亲去世快两年了,对他的思念却越来越强烈,尤其每到节日总感觉父亲未曾离去。说起父亲的经历,胡影苏拿出了父亲写的回忆录,上面清晰记载着他一生的工作经历。她说,父亲在永嘉县工作30多年,工作很忙,一周最多回家一趟,四姐妹主要由母亲和外婆照顾。

  回忆父亲的点滴,她说,父亲退休后还向母亲学炒菜,尽量减轻妈妈的家务活。他是一位很温暖的人,不仅是关心员工的好领导,更是位好丈夫、好父亲。父亲总是热心地关爱着身边人,比如给小区里的保安送食物,临终前特别提醒要多发工资给护工,说她照顾很辛苦。2005年母亲去世后,父亲时常会想念母亲。尽管四姐妹非常孝顺,轮流陪伴他,陪他聊天说笑,也经常带他出国旅游,但依然感觉到他内心的孤独。

  晚年的父亲开始写回忆录。那时,父亲让她修改,但常常因为太忙,修改工作总是断断续续。说到这,胡影苏不禁落泪,父亲健在时,总觉得等自己退休了,再好好当他的秘书,好好陪他聊聊天,好好听他说年轻时候的故事,一切都来得及,谁知现这一切都成为憾事!她说,父亲节到了,想把父亲多年前未竟的事情完成,以告慰天堂里的父亲!

  对父亲的话——

  爸爸,望着阳台上翠绿翠绿的万年青,我依稀看到您和妈妈精心培育呵护的身影……我想对您说:“您未曾离去,还在我们身旁!”

  ★很“党性”爸爸 好家风代代传承

  泛黄的照片内,这位头戴学士帽、身穿学士服的人,是市民何加林的父亲何高朗。“爸爸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手握着照片,69岁的何加林激动地说。

  父亲名片:何高朗,1921年出生

  何加林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教师。父亲从浙大毕业后,回到温州从事教育工作。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先后担任过六中、三中校长,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前往洞头一中任校长。

  “从小到大,父亲总是用党的思想教育我,使我受启发,伴随我成长。成年后,我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父母就教育我,作为党的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要时刻听党的话跟党走。”何加林说。

  正因为此,当何加林在黄龙企业集团公司冲剪机床总厂当一名电工时,主动担负起厂里100多台机床、行车的电器设备和线路维修,一个人干着两三个人的活。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他每天坚持到厂里检查设备,看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线路是否安全。在普通的工人岗位上,他任劳任怨。上世纪90年代,何加林被评为市级劳模、温州市优秀党员。

  何加林说,多年来,父亲生活很是节俭,身上的衣服总是缝了补、补了缝,就连生病,也舍不得去治疗。

  上世纪90年代,何父被查出胃癌。家里人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商量如何治疗,可是父亲总是宽慰着,让家人放心。在做完手术后,其父一拆线就请医生批准出院,他说,绝不能过度治疗,应节省资金。直到去世的前一刻,何父还在对晚辈说:封锁其过世消息,选一个周末简单操办他的后事,不要影响一家人的工作。然而,在殡仪馆开追悼会的时候,包括汪月霞在内的许多洞头当地领导均前来悼念。

  对工作高标准,对生活低要求,是何加林从父亲身上总结出的家风。父亲那里得来的教诲,他全部传给了自己的孩子们,他觉得,这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对父亲的话——

  爸爸,我和弟弟妹妹身上所有好的东西,都是从您的身上遗传的。一眨眼,您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如今,您的子孙个个品德高尚。“做党的人”已经成为我们的家庭传统,更是每个人的光荣。您放心吧。

标签: 父亲节;照片;故事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194007087051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