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柏堂和徒弟在手工制作膏方。
浙江在线05月2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裘晟佳)这几天,一部名为《本草中国》的纪录片,正在悄然走红。不少看过首集的网友,都称该纪录片为“中医药版的《舌尖上的中国》”。
正因有《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在前,如今的纪录片可不容小觑,说不定就成了网红。《本草》的首集就开了个好头,上周五晚播出,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的《天天向上》。截至发稿前,#本草中国#微博话题阅读数已高达7000多万。
不过,就像当初看《舌尖》一样,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浙江的“戏份”。《本草中国》里,到底有多少浙江元素?又会如何来讲述江南的中医药文化?这些,小记已经提前打听清楚了,来看一看剧透吧。
这些植物的故事有治愈的能力
《本草中国》是国内首档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除了登陆江苏卫视,还在爱奇艺视频同步播出。
此次推出的第一季,重点是“问药”,分10集,以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全国各地的老药工和“本草”之间的故事,展示的是中药的采、育、制、用,揭示中医中药的奥秘,为观众开蒙。
首集《时间》里,就讲述了红花、藏红花、红曲、天麻、霜桑叶、陈皮,在采摘、贮藏、炮制过程中与时间的精妙配合。
让人惊喜的是,在讲到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的红曲时,画面上出现了桐庐老药工王良春的身影。
播至片尾,老人将最后一次手工制曲的工具簸箕放进了中药博物馆。
“盖吧”,在老人的示意下,展柜封盖,镜头拉远,是博物馆越来越昏暗的灯光下,老人越行越远的模糊背影,观众和老人一起与手工制曲告别。
“意犹未尽……”不少网友表示,这一集40分钟,颇有治愈人心的效果,在揭示探索生命奥义的同时,又让人体味工匠精神的可贵。
方回春堂里的考题:鸡蛋黄怎么加进膏方
如果说,首集《时间》里的浙江元素所提到的红曲,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那么将于本周五播出的《年华》,会让很多人感到亲切,因为出镜的是杭州河坊街上的方回春堂。
说到方回春堂,就会想到膏方。没错,这里有位远近闻名的膏方师俞柏堂,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膏方制作传承人。今晚,他携徒弟为大家重现最传统的手工制膏方流程。
67岁的俞师傅,头发花白,身上始终带着一身浓浓的中药味。出生于中药世家的他,一家四代人都是药工,如今他是药堂里最年长的师傅。
膏方制作,讲究的是一人一方。医生负责开好膏方,写明药材种类、分量,老药工按一定的程序,把膏方做出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重复,实则有很多内行人才知道的门道。
比如煮药时,药材和水的比例要控制在1∶12,才能发挥出最佳药效。有时要加入一些辅料,辅料也需要清水煮几小时后,才能加入膏方中。
不过,俞师傅说,做膏方光靠一丝不苟,按部就班还不够,有时还费脑子。
大概十年前,他就碰上医生开了个膏方,里面需要加鸡蛋黄,这可是第一次碰上。
怎么把鸡蛋黄完美地加入膏方呢?万一做成蛋花汤了呢?书上没答案,俞师傅想了几个小时。
他把煮好的膏方取出降温,降到五六十度,再将打匀的蛋黄倒入一起加热。最后成功。
这个外人看来有些头痛的难题,却是俞师傅喜欢中药这一行的原因所在:“像膏方这样的手工制药,任何细节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改变最后的药效。而这细微的改变,却能带给我全新的知识和经验。每做好一个膏方,我都会静下来想想,还有哪里是可以改进的,所以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样,一点也不枯燥。”
胡庆余堂里的绝活:一次泛出800颗药丸
浙江元素里,最重头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国药老字号胡庆余堂。
据节目组介绍,胡庆余堂的内容,暂定在《沉浮》、《分寸》两集中播出。《沉浮》主要讲述中药行业的故事,《分寸》则将展示老药工丁光明师傅手工泛丸的传统技艺。
巧的是,丁师傅也是67岁,那一手制药技艺还曾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杭州城市宣传片里亮过相。
什么是手工泛丸?中药常见分丸、散、膏、丹四种剂型,泛丸就是将药粉通过手工加工,最后制成颗粒均匀、大小分量相同的药丸。
听起来挺难,但工具就只有一个大竹匾、一个筅帚。丁师傅现场演示,匾中原本已有颗粒分明的药丸,加入一勺药粉后,竹匾有规律地左右晃动,药丸们开始翻滚。接着,丁师傅用筅帚沾上水将竹匾底部润湿,又开始晃动,药粉很快没了,药丸依然颗粒分明,大小一致。
“一斤六两到两斤的药粉,一般可以做800颗左右的药丸。”丁师傅说,制作丸剂的分寸很重要,量加多了、力用大了,都会产生偏差。
“比如一瓶药,分量是一定的,如果泛丸时药丸体积过大,原有30粒的一瓶药就只能装29粒,那就会影响我们的金字招牌。”
丁师傅现在也带着徒弟,他说虽然机器制药多了,但只要有人肯学手工制药,他就愿意教。“当然,当我的徒弟首先做人要正,为顾客着想的药工,做出来的药才对得起老百姓。”
听着丁师傅在药柜前朴实平和地讲这一番话,你会发现,原来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药工更像一一剂良药,淡然于世,安静生长。中医药学里的故事,有种穿越时空的美好,值得我们去了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