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先进城市出台城管新政 对标问道看沪杭甬管理实招
2016年07月14日 09:38:08 来源: 温州日报 夏婕妤 金叶

  上海强化交通管理。图为杨浦交警在医院周边执勤整治。

  杭州对停车实行差异化收费。图为收费员在计算停车费。

  改造整治后,宁波的背街小街“颜值”大大提升。

  编者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上海市在停车管理中的严管重罚,还是杭州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的管理经验,都是温州下一步停车序化管理的“风向标”。

  路面违停怎样严管,社会停车资源怎样实现公平、合理使用,城市精细化管理怎样向背街小巷延伸?对比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整治效果,温州将树立“赶超”的信心,学先进,树标杆,结合温州实际为城市管理注入新活力。

  上海

  整治20余天开出罚单1.25亿,乱停车乱占道现象不见踪影

  今年3月25日开始,上海市以超常规措施开展全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以及涉牌违法、逆向行驶等十类突出违法行为,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整治态势。

  此次整治行动不止是交警的事,上海全部警力都投入到交通管理中去,划分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执法者的肩头,包括机关干部也要支援一线,做到几步即见一民警。除了公安民警外,他们整合交通、工商、城管等基层专业行政执法力量和“平安马甲”、交通文明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集中投入到整治行动中。

  针对医院、学校周边违法停车乱象,交警出动平板吊车将违停车辆直接吊离现场;针对违法变道现象,他们加装“电子警察”,全方位、精准抓拍路面各类违法行驶现象。不管在任何路段,一旦发现违停车辆,罚款200元扣3分成为常态。对车内有人的违停车辆一律责令驶离,对经警告拒绝驶离的违停车辆一律依法处理,而对于卸牌“装无牌”的车辆不仅会被处以罚款,还要扣除12分,且实施拖车处理。

  根据文汇报报道,大整治开展20余天,就开出处罚通知、决定书罚款总数达1.25亿余元。除了罚款、扣分,此次整治还建立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积分制度,扩大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关联个人征信应用,探索建立交通违法行为与居住证办理“一票否决”机制。

  提高违法成本,无疑给车主敲了一记警钟,他们在心疼自己钱包的同时,也开始有了责任意识,不少车主表示,开车不再随心所欲,必须提前安排好停车地点。随之变化改善的还有上海市道路路面情况,以往乱停车、乱占道的现象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路面交通秩序,给交通安全更添上一层保障。

  温州学经验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徐志宏:

  温州通过严管治路,第一阶段违停整治成效已经初显,104条重点管理道路已实现每公里违停车辆少于2辆的“省治堵考核”达标标准,实现道路变宽、行车变畅、设施变靓、城市变美。不过在这成效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现在主干道整治效果明显,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乱停乱放的现象仍然严重。因此,我市交警从7月初开始,狠抓主干道整治成效巩固同时,在属地政府、街道牵头下,以线带面向支小路和各街各巷延伸,进一步加强序化管理。

  管理跟上需要人力付出,我市交警警力有限,全警加班加点成常态,也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温州可借鉴上海全员上路开展综治的经验,动员市民、志愿者穿上红马甲,一起为路面交通安全、秩序改善出一份力,同时提高市民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民参与交通治乱的氛围。

  除此之外,上海的大力度、超常规曝光违法行为的做法也可借鉴。“温州交警”微信公众号也于日前开通“我要举报”平台,市民在路上若发现有违法现象,都可用手机、行车记录仪记录作为证据,交警经核实后,将对所摄违法车辆驾驶员依法予以处罚。

  杭州

  核心区停车收费每小时12元,一年后泊位日均周转提高0.9次

  杭州从限牌后又出治堵新招,于2014年开始实施停车差异化收费。杭州市区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后,采取分类别、分时段、分地区差别化的收费标准。具体来讲,杭州核心区域停车收费首小时10元/小时,第二小时起12元/小时。

  路面停车的时间越长,单价越高;停在城市越核心的区域,单价越高;同一路段,停在路面的单价,要比停车场贵……这种差别化停车收费的差距今后还将继续拉大。

  随着停车收费标准的提高,杭州停车泊位的周转率明显提高。据统计,杭州差异化收费政策实施一周年后,杭州市每个泊位日均周转次数保持在3.5次左右,比前一年的2.6次提高了0.9次。

  其中差别化收费政策所引导的不同区域泊位周转效果较为显著。如核心区域的湖滨、武林商圈周边道路泊位收费价格最高,泊位周转率提高最明显,如湖滨区域由原来的4.4次提高至现在的5.8次,仁和路、吴山路等个别道路周边泊位更是突破7次/天。

  杭州正是通过实行差别化收费政策,加快了泊位周转,既方便其他社会车辆找车位,又相应地减少了因此引起的支小路交通拥堵。使普通车辆停放时间缩短,短时停车增加。据统计,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实施以来,杭州产生费用的车辆停放时间由实施前2小时以上减少到1小时20分钟左右,15分钟免费停放车次297.84万笔,增加了25.5%。

  而差别化收费政策使得长时间停车成本增加后,有更多市民选择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如今,这项政策在杭州已经实行两年,杭州市区停车秩序明显改善,而政府相关部门也表示,杭州市区停车差别化收费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温州学经验

  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天军:

  杭州实行停车差异化收费后,城市停车秩序有了明显改善,给温州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温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车设施总量不足,资源配置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而省内其他地市道路停车收费标准都已经做了调整。温州将学习其他城市,采取差别化收费、合理比价、动态调整等三大原则做出收费价格的调整,而且收费标准将略低于杭州、宁波。

  我们希望通过价格的杠杆,促进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停车资源配置率,推动温州停车产业优化升级,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宁波

  5年改造背街小巷274条,宁波老弄堂焕发新颜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大动脉,那么背街小巷则是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经过5年的整治,宁波的背街小巷刷出了“新颜值”。

  以往宁波的背街小巷市政设施老化,加之车辆乱停、违建突出,城市生活秩序凌乱。为了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美化人居环境,宁波从2011年到2016年用5年时间,将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管理的“里子”,共对274条背街小巷实施改造,精抓细管,使之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

  宁波背街小巷5年出形象。2011年以来,宁波市城管部门在274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中,以设施功能完善、沿线环境提升和街巷特色塑造为着力点,以“增设施、保畅通、整两侧、改上下、亮形象、树特色”为主要内容,具体做好道路平整、积水治理、截污纳管、立面整治、公厕改造、违建拆除,规范店名招牌、户外广告和城市家具设置,提升园林绿化和灯光照明设施,缓解交通“两难”、架空线“上改下”、标志标牌多杆合一、文化挖掘、特色塑造等16项工作。

  宁波市还向背街小巷要车位。通过红线适度退让、路面适度增加、桥下适度施划、临时地块适度拓展、背街小巷适度设置等方式,宁波挖出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停车位。经过5年长跑,宁波市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宁波274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后新增停车位918个。

  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让宁波市民的生活品质上了新台阶。一下雨就“水漫金山”的弄堂不再积水,空中密密麻麻的电线“蜘蛛网”消失不见,道路“白改黑”大大提升了行车舒适度。改造后的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区功能更加齐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洁、靓、序的提升。

  温州学经验

  市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陈桂雷:

  宁波背街小巷整治的成功经验给了温州很多启示。今年以来,温州城市实行精细化管理,特别是针对市区乱停车、乱占道、卫生脏乱、设施破乱、绿地杂乱等乱象,推出了城市管理“治乱”专项行动。市城管与执法局积极排查梳理市区“五乱”问题清单,建立重点问题整治“销号制”,督办“五乱”问题整改到位。发挥智慧城管网格化管理优势,结合市民投诉和执法巡查发现问题,“治乱”行动开展以来共采集交办“五乱”相关问题件151573件,已处置148597件,处置率达98.04%。

  随着温州主要道路停车开展严管后,背街小巷尤其是开放式社区的停车管理压力变大,老百姓也最为关注,迫切需要规范和整治。今年,我市将以背街小巷整治为突破口,逐步推出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乱停车”集中整治,挖掘停车资源,强化停车管理,改善停车秩序。

  此外还将推广大南路及世纪广场整治经验,以深挖停车资源、完善道路设施、落实长效管理、强化停车管理、改善停车秩序为重点,开展联合集中整治,力争打造停车序化的样板路段。


标签: 停车;交通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