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郭婷娴)虾,是人们餐桌上的海鲜常客,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们见过养在山上的海虾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呢?让我们到洞头见识一下。
萌发转业念头
洞头区鹿西乡是温州市乃至全省重要的海洋捕捞基地。近几年来,由于渔业资源衰竭,一部分与大海“长相厮守”的渔民们寻思着转产转业。
在一些人打算离开渔业投入到别行时,有这么一个人,偏偏从乡村医师改行养起了对虾。他就是今年45岁的李海蛟。
“海上资源日益衰退,渔民的收入变差,总不能干等吧。”李海蛟谈到养殖对虾初衷时说,有一天在电脑上看到一篇关于高位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报道,结合鹿西水质好的条件,觉得很适合养南美白对虾。于是他萌发了转业的念头。
山上建起虾塘
虽然鹿西海域水质好,养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没有滩涂是硬伤。李海蛟没有被吓退,想在山上开辟出池塘,把海水引到山上去。
“投这项目的时候,先跟村里签订合同。那时人家都笑我们,说在山上养虾听都没听过。我们可能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养殖场。”李海蛟说道。
“当时听他说要在山上养虾,我一个是担心,一个是怀疑。” 李海蛟妻子石献珠说。村里邻居更是感到不可思议。
李海蛟咬定青山不放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验不足就外出学;技术不够,就请浙江省水产研究所做科技支撑。花了半年时间在外考察,回来看中了养殖的地方后,就自己画图、规划。
努力总有收获
一年后,昌鱼礁山岗上,开辟出了约50余亩的露天平台,分布着15口大小不一的砖石水泥结构的养虾池。各种设备应有尽有,一座现代化精养对虾养殖场拔地而起。
2014年8月8日,是李海蛟和伙伴们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购进了50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进行了首期放养。
李海蛟对“种”在山上的虾信心满满。整个养殖场实施智能化管理。做事谨慎的他,每天都和技术人员一起投料、查看温度、观察虾的生长。
几番艰辛,一朝收获。李海蛟用一池又一池活蹦乱跳的虾,给了众人最好的回应。他坦言,接下来想给自己的虾注册商标,走有机养殖的道路,并投入更多资金,打造上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他希望更多的渔民兄弟加入,大家共同致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