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3日讯(记者 俞吉吉) 3月2日,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政府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经考古证实,海昏侯墓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一周前,记者专门赴鄱阳湖边的江西南昌新建县大塘坪乡观西村采访,脚下便是海昏侯墓,里面埋藏了一个2000多年前的秘密。
一周后,记者站在首都博物馆的艺术殿堂里,见证了海昏侯墓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出土文物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早前发现的马王堆遗址。
墓主身份证据确凿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何以证明墓主就是刘贺呢?
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表示,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可以证明。直接证据有三:一是内棺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因受到南方酸性土壤侵蚀,遗骸腐烂严重,目前只剩下股骨上的一段,腰部位置得到"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
二是考古人员在内外棺之间发现的90多块重达汉代一斤的金饼,其中有4块金饼带有以标准的隶书题写的墨书题记,根据4块金饼上文字的整合,得到了完整的语句:"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直接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三是简牍和奏章,在许多刘贺和夫人写给汉宣帝和皇太后的奏折上,都发现了"臣刘贺”字样。
此外,还有一些隐性的间接证据。信立祥介绍说,如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上的文字与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汉宣帝时期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的竹简文字风格相似;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瓷器、陶器也与汉宣帝时期张安世墓出土的陶器、瓷器风格一致;出土的200万枚五铢钱则分别来自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
"出土文物多来自汉宣帝时期,不晚于汉宣帝时期,这就间接证明了墓主人下葬的年代。”
记者探访发掘现场
海昏侯墓位于观西村的墎墩山上,从外形上看,墎墩山形似一个像四周延伸的手掌背,因为山上有一个个突起的土包,村民用当地方言称其为"墎墩”。与位于其东边和西边的丘陵相比,墎墩山显得较矮,也较平坦,从地形图上看,像是一枚被两侧丘陵裹挟于中心的珍珠,山的北面是一条通往村外的马路,南面是一片稻田,村民养的鸭子在田间戏水、觅食,村民的黄牛在这里吃草,哞哞地叫。偶有几个戴着草帽、卷起裤腿、赤着脚的村民在田间劳作,倒是有几分田园的闲适和静谧。海昏侯墓所在的土包上曾经也立了几块墓碑,墎墩山上,除了有人祭祀,平日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海昏侯墓长啥样?得到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批准后,记者经过荷枪武警的安检和登记,这才进入了位于墎墩山上的海昏侯墓考古基地。
海昏侯墓和夫人墓以及已经开启的两个陪葬墓同在一个海昏侯墓园内,海昏侯墓上的封土已全部搬移,墓中的文物都已被提取一空,墓道已经封闭,主椁室上的槨木中央仍可以清晰地看到盗墓者打下的盗洞。
一旁的车马库和两个已经开启的陪葬墓也只剩下裸露的黄土,因受到长时间的风化,黄土都出现了较深的裂缝,还有白蚁留下的一个个大的蛀洞。包括海昏侯墓在内的几个墓穴和水井都有十多米深。
紫金城遗址位于距离海昏侯墓1公里外的铁河乡内,是海昏侯国都城所在地,占地3.6平方公里,由一条鹅卵石小路通往城内,城内外杂草丛生,已荒废许久,城墙成了一个个高起的土堆,像记者这样的初来乍到者若无一旁久居于此的村民介绍,根本找不到城墙。
城门口是几个猪圈的残垣和废弃已久、有些腐烂的木砖房,无人居住,沉浸在一片肃杀的清冷和萧瑟中,已全无昔日的繁盛景象。
记者还从大塘坪乡了解到,遗址公园目前确实已在规划中,未来将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441件文物亮相首博
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B1层临时展厅内正式对外开放,为期3个月,将持续至6月2日。
"五色炫曜”取自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语句"五色炫以相曜兮”,意为形容文物之好,金铜玉漆木,色彩绚烂,耀眼欲炫。
本次展览共展出包括青铜器、漆器、玉器、金器等类别在内的共441件代表性文物,色彩斑斓,从"惊现侯国”、"王侯威仪”、"刘贺其人”和"保护共享”四方面展示了海昏侯墓重要考古发掘成果,并传递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诸多细节,其中还包括最近发掘的内棺考古文物。
透雕龙虎玉佩、五铢钱、马蹄金、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青铜蒸馏器等颇受关注的代表性文物都得到展示。
因为木器和漆器尚处保护中,本次展出的漆器都是仿制品,能证明墓主身份的木牍上的文字都以图片形式展现。
展出的玉器中有一件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拇指大小的玉印,白底红字,刻着"大刘记印”四个字。为了方便参观者看清玉印上的文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在玉印前放置了一个放大镜,因为观者踊跃,展柜前排起了长队。据了解,这枚玉印是考古队于12月15日在对内棺进行清理时发掘得到的。
金器展区前也是人满为患,金板、马蹄金、麟趾金等,都用金色的流光和溢彩散发着皇室的雍容和大气。
派头比马王堆还大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范围内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发掘出了完整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墓园、主墓及3座袝葬墓、车马坑以及祠堂、寝殿等遗迹,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多件(套)。同时对周边城址和墓葬区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基本确认了南昌市新建区紫金城城址为汉代海昏侯国都城所在地,它与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墓地及平民墓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结构最完整,墓园区与侯国都城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迄今出土包括青铜器、金银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共计1万余件(套),其中青铜器、金银器和铁器约3000余件,玉器包括宝石、玛瑙、绿松石等约500余件,漆木器约3000余件,陶瓷器500件,竹简、木牍约数千枚,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数千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也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出土的整套乐器,印证了西汉高级贵族的用乐制度。出土的5辆安车,大量偶车马,其中两辆偶车马对西汉高等级贵族车舆、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诠释。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籍田、酎金、食官等制度。
据了解,对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还将进一步开展,出土的文物也将继续由专门的保护小组和专家负责,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表示:"整个墓园的考古工作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此外,目前江西省正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起草刘贺墓及其周边遗址的保护规划,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
>链接
刘贺(前92年至前59年),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5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