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往往需要独自前行,走一条别人没走过、没走成的路,难免会遇到丛丛荆棘、种种险阻。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辛,不怀疑、不放弃,直到看见曙光。
这几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四换三名”"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浙江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率先通过环境整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这种选择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告诉我,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浙江在三五年内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比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所以,这是"壮士断腕”。但浙江的改革是必须的,长远看,这么做对国家和地方都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因为经济相对发达,改革相对深入,桎梏和瓶颈也会提前显现。若浙江破题成功,就能给中国发展带来借鉴和参考。
说着,他还打开政府工作报告,用笔划出两段看似并不直接关联的文字:"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
他说,既要为企业减税降费,又要提高环保门槛。这充分说明,我国已下定决心,要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浙江多年的探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这几年,"五水共治”共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整治黑臭河5100多公里,山河本色逐渐修复,转型实效已然显现;"三改一拆”完成"三改”5.98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82亿平方米,城乡环境大大改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四换三名”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着力培养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一大批科技型、创新型、有活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这套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助力浙江更好地启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共鸣,也让今天的浙江,更加增添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信心和底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浙江元素,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引发关注。
这段时间,浙江的特色小镇成为全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特而强”"小而美”"活而新”"聚而合”,媒体认为,这种探索和实践,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将"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了"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重要讲话,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南存辉、徐冠巨、张明华3名住浙全国政协委员,亦在汇报发言行列,把"浙江声音”带到了总书记面前。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南存辉、李书福两位浙江企业家,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分别作大会发言。他们道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描绘了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四场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出现在委员嘉宾行列,从容回答记者提问。这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这充分显示出浙江民营企业家的探索与信心。
浙江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完美亮相,也必将深刻地影响浙江未来的发展。
很多事,在改革之初,总会面临种种困难甚至非议,但我们相信,即便山高、路远、水长,始终不停下为"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奋斗步伐,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殷切期待。
未来的路程,理当阔步前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