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署红在修复越窑青瓷云纹罂
浙江日报讯(记者 俞吉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化学药剂的味道,混杂着文物的老旧气味。
离开浙江省博物馆国宝文物修复室好几天,记者仍对这种独特的气息记忆犹新。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人应该对文物修复师并不陌生,他们被称为"文物医生”,专给稀世珍宝"治病”。在省博物馆里,就有这样一名不简单的文物修复师。
她叫楼署红,是省博物馆唯一的陶瓷修复师,在陶瓷修复的岗位上已耕耘了15个年头。从2011年开始,她在她上博的老师蒋道银指导下,着手修复唐代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熏炉等3件国家级秘色瓷文物,直到去年底才基本完成。
楼署红如何在日复一日的补缺、粘合、做旧等工序中坚持15年之久。"五一”前夕,记者多次走访位于古荡桥的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在她狭小的办公室里,听她追忆与3件国宝3年朝夕相处的故事,以及她从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理工女到陶瓷修复研究员的成长历程。
"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来,尽善尽美。”朴素的言语背后,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15年来对陶瓷修复的不离不弃和3年来与国宝的共同成长。
临危受命
接受3件秘色瓷国宝修复任务
当记者第一次在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综合楼的临时国宝室内见到3件国宝级的秘色瓷文物——唐代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熏炉、越窑褐彩如意云纹青瓷罂和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油灯时,它们被静静地安放于入门左侧的一张黄木书桌上,表面已光滑、干净,花纹清晰鲜明,恢复了昔日的光彩。
而在五年前的2011年,3件器物曾出现器体裂隙、胎釉开裂、釉层粉化、釉面剥落以及旧补材料老化变色等现象,且有扩张趋势,影响到了自身的稳定和面向公众的日常展示,亟需专业的修复和保护。于是,一场国宝拯救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件国宝便被安放进贴有"临安市文物馆”字样的封条的木箱里,从当时存放的临安市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位于古荡桥的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从此,也走进了楼署红的生命。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自东汉形成至北宋衰落,烧制了1000多年,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尤其是晚唐至五代的"秘色瓷”,造型规整典雅,釉色青翠均匀,风格素雅,但存世量极为稀少,尤为珍贵。临安市收藏的这3件文物,于1980年出土于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鏐母亲水丘氏墓中,均属于罕见的秘色瓷,也都是国家一级甲文物。
接手如此重量级的文物修复项目,于楼署红本人和缺少陶瓷修复师的浙江省博物馆而言,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从考古现场的调查到制定并通过修复方案,在得到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方合作支持下,2013年,三件国宝的修复工作正式开始了。
与技艺的较量
一个精细活一做就三年
为了让国宝早日重放光彩,修复正式开始后,楼署红便推掉了其他所有的修复工作,一心扑在3件国宝上。
而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次与技艺的较量。
楼署红唯一的工作室位于技术楼一层,狭小而拥挤,3件秘色瓷文物较为庞大,修复工作不好施展,在多方协调下,综合楼3楼的一个屋子被腾了出来,成了楼署红的临时国宝修复室。
国宝修复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此,楼署红请来了她的老师、上海博物馆古瓷修复高级工艺师、古陶瓷修复国家非遗传承人蒋道银。
选取合适的补缺材料是第一步。因为无法在国宝上直接试验,需要找到几片同时期相同质地和相近花纹的瓷片进行研究,而这对于罕见的秘色瓷而言并不容易。几经周折,终于在慈溪博物馆找到了仅有的3块与国宝质地相近的褐彩青瓷残片。经过取样分析后,这才确定为修复材料。
修复要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分别对待,也是个精细活。唐代越窑青瓷油灯里还有未燃尽的油脂残留物,因承载着考古信息,这些残留物需要保留,而当修复涉及到油灯底部的时候,又需要把油灯倒置。为了在修复中不让其中的残存物掉出来,几经思考,最终采取了用棉花填充油灯内部,再用木板夹住固定的方法。
裂隙是这3件文物的通病,为了在填补裂隙的时候不影响到其他完整的部分,她一边用针筒注射粘合剂,另一边把橡皮泥衬在裂隙下防止液体溢出,一针又一针,一遍又一遍,裂隙才一层层地填补上。
对国宝作色,勾画花纹需要自然光,因为室内光会使颜料褪色、变色,而国宝修复室的光线不足,需要在技术楼工作室里一个靠窗的工作台上进行。国宝体量大,又涉及到楼与楼之间的搬运,只能依靠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来一去,费力又费时。
有时候,新的问题会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
让楼署红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清洗熏炉盖的时候,洗着洗着,盖上出现了两道长长的锯痕,"应该是之前修复不当造成的”,她猜测。事发突然,又不在原定的修复计划中,她立即汇报了情况,修复方案也要重新制定。
去年年底,眼看完成在即,在一次日常的检查中,细心的楼署红在越窑青瓷云纹罂的底部附近发现了一条新的微细裂隙。在走访中,记者曾见到过这条如不仔细凑近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细纹。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它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直入内里,让人看得惊心。
这道细痕虽对器物暂无大碍,楼署红仍决心根治。当她正准备着手修复时,却发现专用粘合剂用完了,需要重新购置,结项时间只能往后挪了。
就这样,在工作室和国宝修复室的一次次来来回回里,在修复的断断续续中,在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作色、做旧的一步步工序中,楼署红走过了长达3年的修复岁月。
在蒋道银的记忆里,3年来自己几乎每个月来杭一次,有一次正好赶上楼署红的儿子考高中,结果楼署红选择了和他一起修文物,让他很感动。
现在,这段3年修复时光的许多精彩瞬间,无论是国宝的今昔对比,还是楼署红和老师在修复时的专注的眼神,都被爱记录的楼署红和同事拍摄下来,保存在了她的电脑里。翻阅图片,回顾这3年,你会看到国宝重拾光彩的足迹,也能目睹楼署红一修一补背后坚守敬业的精神。
回首往事,她坦承修复国宝并不容易,但也让她收获了很多,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3年,也是她与国宝共同成长的岁月。
半途出家
勤耕陶瓷修复十五载
今年45岁的楼署红,在陶瓷修复的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15个年头。
在国宝项目前,她已独立修复了南宋官窑陶质祭器、五彩瓷等百余件馆藏陶瓷类文物。
去年,她还评上了陶瓷修复的最高职称——研究员,用她老师蒋道银的话说,研究员就好比是大学里的正教授,已经是最高级别了,在国内的陶瓷修复界也没有几个,在浙江省内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
让人颇感惊异的是,她走上陶瓷修复的道路却是半路出家。楼署红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是个实打实的理科生,毕业后进入省博物馆的通信工程部工作,其后在省博物馆的不同岗位间几经辗转。2001年,正值馆内陶瓷修复的老师傅退休了,在推荐下,楼署红这才走进了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的大门,成了一名陶瓷修复员。
"当时觉得挺新奇的,所以就应聘了。”她道出了一开始有点任性的初衷。
入职后,陶瓷修复的繁杂世界才渐渐地在楼署红的眼前展开,让她始料不及。
繁琐的修复技艺、卓越的动手能力、广博的文史知识,还有必要的美学素养……文物修复师需要博学多智,对于非专业出身,又是理科背景的她而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陶瓷修复师,谈何容易。她决定从头学起。
入职后不久,她先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古陶瓷修复培训班,从零学起,但都只是通识知识,并不精。之后,她还赴意大利学习陶瓷修复技艺,但毕竟中外有别。最终,一次偶然机遇,她拜入上海博物馆的蒋道银门下。带着一些需要修复的器物,她在上海博物馆实习了4个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点下,她熟悉掌握了清洁、粘合、补缺、打底、作色、做旧的一道道工序。
刻苦学习之外,她还勤于练习。在她的工作室内,还留有她昔日练习的痕迹:一个亲自打破后复原的青瓷花瓶和一尊仕女像的复制品。
现在,只要平日里一有空,她仍会翻阅书籍汲取知识,在她的办公位后,有两个大小各异的书架,满当当地放置着有关陶瓷和文物的各类书籍,书架背后的墙上还贴着两张电脑打印出来的纸,上面罗列着历朝历代的起止时间、都城所在等。
15年里,她勤耕在陶瓷修复的广阔空间里,在文物上目睹和经历着历史变迁和春秋更替,也用双手重塑并延续着历史的生命,她还严于律己,学用结合,在书海里汲取精华、精益求精。
在她看来,修复陶瓷文物有的时候像拼图游戏,拼完整了有成就感,过程也挺有趣味,但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
在2011年接手3件国宝的修复项目的同时,楼署红还递交了开展针对浙江省内的越窑青瓷专题研究的申请,希望借秘色瓷国宝的修复契机,充实浙博的陶瓷标本研究。现在,国宝项目告一段落,耽搁了多时的标本研究马上提上了日程。
在楼署红的办公室电脑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已初具规模的数据库系统,从标本测试,到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再到拍照记录,分门别类,细致入微。
有时候为了掐准一个精确的标本烧造温度,楼署红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一天,还顾不上吃饭。
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记者就曾见过楼署红在国宝和标本间两头跑,楼上楼下来来回回多次的忙碌的身影。
马丹是楼署红的同事,在越窑青瓷的修复项目中,曾协助参与过标本的检测分析,"每次给修复文物拍照,我说可以了,她还会继续拍下去,以求更好。”
她也是老师蒋道银的得意门生,"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很强,也很会写论文,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全面的学生。”
现在,楼署红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手头上的两个项目能在今年尽快结项验收,这样,悬在心里多时的两块大石头也就放下了,她说,如果有时间,她还想去故宫博物馆看看那里的标本数据库是怎么做的,取点经,给现在的数据库添砖加瓦。
匠心无边 坚持为舟
15年里,她在鲜为人知的陶瓷修复岗位上辛勤耕耘,从非专业、零基础的误入者,成长为浙江省内数一数二的陶瓷修复师。
3年来,在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她与3件大型秘色瓷文物朝夕相处,从取样分析确定修复材料,到具体操作中的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作色、做旧,在一步一个脚印里,在一笔一划间,终让文物重放光彩。
楼署红的故事讲述的是爱岗敬业和责任担当,也彰显了坚持和执着在成功道路上的力量,还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励志精神。
我想无论是刚踏入社会的菜鸟,还是打拼多年的老同志,或许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解锁她的成功密码。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果从事自己不喜欢或者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业,大学里的一纸专业文凭是不是没有用武之地了?,楼署红的故事正是对成功的另一种阐释,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从零开始的菜鸟也可以成功,只要你愿意学,够努力。现在,你可能与自己的专业擦肩而过了,但保不准在未来某一个时刻会与它再次相遇。要知道正是得益于计算机的理科背景,楼署红才能在标本分析和数据库系统建设中游刃有余,在博物馆缺乏人手的情况下很好地兼顾修复和研究。
精益求精、严谨专注、专业敬业,在她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工匠精神”的影子。
当下,我们习惯感慨于缺少大师,进而怪罪于这个时代太急功近利,流于表象。因为急功近利,山寨和假冒伪劣层出不穷,因为流于表象,经典和大师越来越少。楼署红15年的成长经历会告诉你,要成为行业的尖子,首先要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精而博,翘首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在其他场合和领域独当一面。其次,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钻得下去,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师也不是一天可以养成的。要有毅力,能坚持,不为眼前的利益和浮躁的大环境所左右,练就一身好本领,才能拿得出好作品、好产品,成功的彼岸就会慢慢靠近。当然,途中若有高人指点,自然能够事半功倍,毕竟一个好师傅能让你少走些弯路。
所谓"行行出状元”,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定会迎来一个大师涌现、精品不断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楼署红是社会上千千万万个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用双手打造着各行各业里的精品佳作,用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用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影响和鼓舞着身边的人。
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和坚持,心沉得下去,脚迈得开步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每个人都可以做一颗发光的金子,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进而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俞吉吉)
陶瓷修复中的规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