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三十年追寻民间剪花娘子 讲一个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2016年05月19日 06:10:5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丁颍鹃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丁颍鹃)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场1号航站楼B19号门对面,一件以中国传统剪纸形式制作的艺术作品覆盖了15个窗口。

  芝加哥的海军码头、威利斯大楼;北京的故宫、央视总部大楼……这组名为“城市风景”的大型剪纸装置作品,描绘的是芝加哥和北京两地古今地标建筑。

  它的作者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乔晓光。

  乔晓光,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剪纸,花了30年时间,沿着黄河、长江,考察剪纸艺术的传承。社会转型,乡村在衰落,传统在消失,民间艺术如何传承,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课题。这次他来到浙江科技学院,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

  无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是21世纪最大的冷漠

  中央美院与民间剪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延安鲁艺时期。

  1942年,延安鲁艺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响应毛泽东“走出‘小鲁艺’,到火热社会生活的‘大鲁艺’去”的号召,到民间去采风,向民间艺术学习。

  到民间以后,他们首先发现了剪纸,诗人艾青、木刻家古元等都曾经到陕北乡村收集过剪纸。古元用木刻的方式学剪纸,刻成新窗花贴到农民的窗户上,他刻的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纺线、养殖、种庄稼,这些都是传统窗花没有的内容,老百姓看了也很高兴。

  当时,青年版画艺术家江丰还提出,把民间剪纸、民间木版画作为一门民间美术课程放到大学里。1980年,他出任中央美院院长,成立了年画、连环画系,也就是后来的民间美术系。

  从延安鲁艺时期提出“新剪纸”开始,到我的导师靳之林追随鲁艺的传统到延安落户去从事民间美术研究,再到我这一代,70年,三代人,围绕着民间剪纸延绵不断。

  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入现代化的高峰期,古村落在衰退,乡村的文化也开始消失,以往作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自发性的习俗和传统,开始变成遗产——你不去保护,不去关注,不去抢救,它就可能慢慢消失。

  中国人讲二十四孝,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讲,关注和继承祖先创造的文化传统,是最大的文化之“孝”。如果我们不认同、不参与、对文化的消失漠不关心,文化就将会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断裂,这将是我们的过错和失职。

  中央美院在2002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不仅在北京,也在全国高校推广民间文化的保护,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的保护、发掘、记录和抢救的工作中去。

  民间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自我祝福

  1989年,我到陕北去拜访库淑兰老人,她是最有名的剪花娘子。

  我第一次踏进她的窑洞时,就被满窑的彩色剪纸震动了:窑里满墙的剪纸,艳丽的牡丹枝上长出了大灯泡,灯泡里又生出了花儿的蕊。

  花丛里盘腿而坐的是剪花娘子。她说:“这就是我”,她还孩子般天真激动地为我们唱起自编的剪纸歌谣。你能感受到那种生命的顽强,感受到她内心的阳光。

  但其实,她过得很苦:她住在黄土坡的一个土窑洞里,没有电,窑洞低洼昏暗;桌上一碗凉水,一个凉馍,连咸菜都没有,这就是早饭。

  她生了13个娃,灾荒、疾病夺走了10个,剩下3个,一女两男,女儿嫁远了很少回家,男娃娃们成了家就住在身边也很少回来;她的老汉也对她不好。

  剪纸得了国家的金奖,卖了剪纸,钱给了孩子,她也舍不得消费,苦了一辈子、坎坷了一辈子,照样下地、照样挖野菜。

  其实,我们接触很多剪花娘子,苦难和坎坷是她们共同的经历,但她们拿起剪刀,讲述的都是吉祥喜庆的东西。

  剪纸作为艺术为什么只表现吉祥不表现苦难?

  在中国有两个工具:一个是男人的毛笔,另一个是女人的剪刀。掌握了文字,就掌握了话语权,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代表着一种以男权为主导的传统;在这个传统里,女性处于社会底层,她们用剪刀为自己代言。

  一把剪刀,能做衣服,能绣花,能剪纸,在传统乡村生活中,剪刀还可以接生。新媳妇过门第一年,街坊邻居就看你家窗户上的窗花,手艺就是心灵手巧的证据,女人没有“女红”手艺就没有尊严。

  剪纸好的女性,干什么都好,带孩子强,做衣服好,刺绣好,农活儿好……到了陕北就知道,饱经风霜的老奶奶一辈子默默无闻,拿起剪刀个个都是艺术高手。

  即使有战乱、饥荒、疾病,生活仍然要继续,苦难造就她们对美好的、童话般的生活的向往。经历了无数生活的历练,生老病死,最后回到本性,剪纸就是她们的生与死。

  对她们来说,艺术这个词,陌生且没有意义;民间艺术不是为了艺术,它是为了生存、为了族群,为了繁衍,为了生活得更好,是一种自我祝福。生存需要吉祥和美好。

  民间吉祥艺术是从苦难中生长出来的艺术——生活中缺什么,就希望什么,它并不表现苦难。

  十五年抢救性调查

  只为了与时间抢速度

  剪纸在世界是普遍的一个现象,很多国家有,传统的、现代的,但是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教科文世界非遗名录中拥有剪纸类型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十九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中国昆曲入选;这一年,我接任了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第三任会长,也开始做中国剪纸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中国到底有多少民族有剪纸?2001年,我们开始做田野调查,动用了所有的毕业生、在校生,调查了15年,发现33个少数民族有剪纸,加上汉族34个,涵盖了60%的国土面积。

  我从没想过,一个剪纸要做那么长时间,做了15年,还没做完,还剩新疆没做完。最早,跟我一起做田野调查的,是60后,接着是70后,现在是90后的研究生。

  尽管我们从15年前就开始做抢救性的调研,但抢救的速度还是跟不上消失的速度,很多年迈的剪花娘子悄悄地去了,许多天才的乡村妇女传人没有来得及抢救。

  2003年,我们在陕北拍申遗宣传片,不断拿到剪纸,一看,特别好,去找奶奶,人家告诉你,奶奶去世了;那个特别好,人去世了。

  一个叫潘常望的奶奶,唱民歌、讲故事、剪纸都特别好。我们对奶奶说,等申遗成功了,请她到北京去表演,奶奶可愿意去了。5天后,奶奶哮喘去世。

  我在山里拍片子,听到这个消息,站在山沟里情不自禁掉眼泪。着急!无力!但又想,着急有什么用呢?剩下的赶紧做吧。

  她们遭受的苦难,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造成的,不是简单一个获得世界遗产奖就能改变的。她们被请进艺术讲堂,表演之后,仍然回到矮矮的窑洞,独自面对生老病死。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她们的故事搜集出来,把故事讲给世界听,让大家来关注。

  “活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剪纸也可以是当代艺术

  2009年9月22日,中国剪纸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了,但如何让传统传承下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活态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河,这条河从源头奔流至今,一直没有断裂,没有干涸,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中国文化是活生生的、具体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活的东西,它离不开人,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我们未来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没有了,遗产也就死亡了。

  民间活态文化的“活”字很重要,活的文化和活的人。传统离开了生活,收藏它的人又不知道其中的内涵,传统就死了。

  中国文化,不仅是儒道佛思想浸润的文化,也是民间约定的、围绕人类生存和繁衍发展而来的文化;我们可以从历代文人的墨迹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样,在民间剪纸、民间祭祀、民间建筑遗迹、民间活态习俗中,读到中国文化的本原。多民族的村庄就是一条文化的河。

  接触剪纸的过程,也深刻影响教育了我自己。

  我上大学是1978年,学的是中国画。大学毕业以后,开始接触民间艺术,接触剪纸,此后30年一直在用剪纸进行创作。

  2004年秋天,挪威易卜生剧院来找我,跟我要一些剪纸材料,打算用中国传统剪纸元素做舞台背景。2006年是易卜生逝世100周年,易卜生剧院希望那一年冬天在中国首演易卜生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然后进行世界巡回演出。

  我接下这个活,经过一年酝酿完成的27幅剪纸创作,2006年《寻找娜拉》公演,一举成功,此后国外许多文化机构源源不断找我来做剪纸,后来又做了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的剪纸,做了美国的文学作品《大白鲸》剪纸,为阿彭策尔州加入瑞士联邦500周年创作了大型表现历史主题的史诗剪纸;和挪威艺术家合作,以“龙”为主题,创作了“中国龙”题材的剪纸,在中国和挪威进行了巡回展出……

  用剪纸讲了中国的故事,也讲了世界的故事,我觉得我当年的梦想悄悄实现了。

标签: 剪纸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