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黄岩发掘全省迄今为止唯一未被盗过的完整南宋古墓 墓主人大有来头,打开了他的棺木,就打开了——
赵匡胤七世孙的风雅日常
2016年06月09日 08:56:00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史春波

  浙江在线6月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找到赵伯澐,是在距离他去世八百年后的夏天。

  赵伯澐是谁?他是南宋人,名气不大,只做过县长的副手;身份很高,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公元1135年,父亲赵子英从开封到台州黄岩做县丞,一个相当于县长的职位;赵伯澐也在这个沿海小县城过起了风雅生活。

  40岁那年,妻子死了,他很伤心,亲自写了墓志铭。他自己活了62岁,在当时算高寿。

  他和妻子合葬在一起。妻子的墓穴被盗挖一空,他的墓,则是全省迄今为止唯一未被盗的完整南宋古墓;他墓中发掘出66件文物,多是丝绸服饰,也有香盒、玉璧、水晶等陪葬物。

  开棺那一瞬,像打开一个品位高雅的衣柜

  第一次看到赵伯澐,他的头已经变成了骷髅,还有一些须发。

  他带着软软的官帽,“帽须”很长,触到了棺材的两个边沿,穿一件褐色丝绸长袍和靴子,经测量身高约1.7米。

  打开他棺木的那一瞬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品位高雅的老先生的衣柜。”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周旸这样描述。

  赵老先生的衣物太多了,塞了整整一棺,整齐地叠着。因为太满,棺盖的缝隙里都粘住了丝绸。

  服饰的种类很丰富,款式也多,名字都很好听,比如一件对襟的叫做双碟串枝温绫衫,有件交领的叫做莲花纹地纱袍。

  裤子有开裆的,合裆的,裙裤,胫衣。有罗鞋,有长靴,有的还没穿过,绣着“万字纹”。这些都是宋代人的日常穿着。

  赵老先生自己身上穿的,是一件圆领的礼服,长袍,系腰带,因为年数长,已经变成了褐色。

  礼服里面还有好几层内衣,不过这些都还没“脱”下来。这也意味着可能有更大的惊喜。

  有钱的“皇七代”赵老先生,穿遍了当年所有的好料子

  南宋理学兴盛,时人以雅致为美。赵老先生的衣服也走的是自然端庄风。

  比如花纹,花卉、花鸟、云鹤等各有寓意:莲花象征清廉高洁;山茶练鹊寓意着对自然界的向往……

  服饰原料为绢、罗、纱、縠、绫、绵绸……说明从南宋开始,中国社会、经济、丝绸生产重点南移,明州、温州、台州等地的对外丝绸贸易日渐兴盛,丝织技艺高超。

  比如绫,极富浙江特色的丝织品种。宋朝的官服、官诰、度牒和书画装裱等也大量用绫。赵老先生用它做了绫衫和绫被。

  对品位的追求,要有经济基础做保障的。当然这对赵老先生来说不是问题。在黄岩,有钱的赵老先生还出钱重修过一座五洞桥,现在是浙江省文保单位。

  他爱香道,爱收藏古玩,随葬衣物中不忘放上香盒

  作为皇室后裔,赵老先生的生活品质也相当高。

  比如佩玉。老先生随葬的这块“投龙玉璧”,根据上刻的铭文,原主人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玉璧是用来祭天的。

  还有一块圆孔水晶,800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晶莹剔透。

  他的身边还有一个香盒,埋在衣服堆里,盒子已经损坏了,里面的五六片沉香还在。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更加繁荣。香药是当时最重要的进口物品之一,种类包括龙涎香、檀香、丁香、安息香、沉香等等。皇家还成立了专门的香药管理机构“香药局”,实行香药专卖制度。

  宋代文人爱香闻香也是很流行的事,比如韩熙载喜欢对花焚香、梅询喜香熏衣等。赵老先生可能和梅询一样,喜欢用香熏衣。

  那淡淡的香气,似乎还依稀可闻。

  墓中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说,赵伯澐的棺木大概厚10厘米,内棺外,又套着外棺,放在墓室内,棺木与墓壁之间,仅有少许的空隙。空隙处,又填了松香、糯米汁、三合土,棺木整体“浇灌”密封于墓室里,再用石板盖顶,确保了棺木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经过800年时光,棺木和丝绸文物仍完好如新。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介绍,南宋建都临安(杭州),但是南宋纺织品在浙江发现并不多见,“这批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

  现在,赵老先生连同身上的衣物躺在冰柜里。根据方案,他会被运往国家文物局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采用CT扫描等技术完成“脱”衣服的工作。

  对于已发掘的丝绸品衣物的清理、修复,需要大概三年的时间,因此暂时无法向公众展示。

标签: 老先生;丝绸;沉香;衣柜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