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场景。
浙江在线12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翼 通讯员 陈海江 岑利明)11月30日,以“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在嘉兴市召开。本届大会由浙江省经信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浙江省军区司令部、嘉兴市政府主办,嘉兴市经信委、嘉兴市军分区司令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大会围绕贯彻执行国家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和浙江企业的市场化活力,开展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广,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深度对接交流。
浙江“民参军”产业
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尤其是作为大会举办地的嘉兴,更是收获多多。会上,数十家中央研究院所和军工央企分别与我省多家单位或企业现场签订13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一些重大项目,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嘉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清华同方签订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入园合作协议,平湖美嘉保温容器工业有限公司、浙江盛发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等。值得注意的是,这13个项目中有10个涉及嘉兴地区。
同时,大会举行了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授牌仪式,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嘉兴军民融合促进中心进行了揭牌,确定了全省第一批7个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并授牌。此外,国家工信部、国防科工局还在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与“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指出,嘉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发展基础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浙江省战略合作的主要支撑单位和排头兵,将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和宇航技术优势,结合浙江省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联合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方面积极推动当地技术和产品运用于宇航制造,另一方面推动宇航技术优势在浙江和嘉兴实现转化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岳阳表示,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紧紧抓住技术上“军转民”、资源上“民参军”两大融合点,充分发挥军工央企、军地院所技术优势和浙江企业市场化活力,不断加大与研究院所和军工央企的合作,扎实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引进、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要素整合和创新平台建设,对我省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途径,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省努力探索军民融合产业对接模式,形成了政府搭台,军地互动,民企‘唱戏’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聚集了一批军工先进技术、成果、项目和人才。”截至目前,我省已与11大军工集团,100余家军工系统单位开展了合作交流活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20多个,涉军企事业单位有300余家,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核电配套工业,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和技术,经测算,去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约为2500亿元。
嘉兴军民融合产业
成经济转型新增长点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转民”“民参军”,嘉兴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近百家骨干军民融合企业和一大批项目,形成了三大产值超百亿元的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海洋装备、新材料、安全防护产品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有效促进了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年嘉兴市将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写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正是基于嘉兴市良好的军民融合产业基础,今年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嘉兴,提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了解的人都会觉得高大上。的确,作为国家一类研究所、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该所主要从事特种通信技术研究及相关电子信息装备生产,产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控制器、通信天线、滤波器、数字信号处理卡、功率放大器等。
作为一家落地嘉兴的军工企业,如何接地气、“军转民”,该所也在不断探索。位于嘉善县干窑镇北环经济开发区内的浙江万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该所下属单位。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专业从事高端印制电路板设计和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德瑜告诉记者,公司可生产高频板、高TG板、厚铜板、无卤素板、金属基(芯)板等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讯设备、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产品领域。先后通过了美国UL安全认证、ISO/TS16949:200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我们组建了独立的研发中心,以‘服务军工、保障军工’为宗旨,致力于高密度多层印制线路板以及特种印制线路板的研发、快板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研发中心成立了高端实验室,可实现PCB产品的机械、电性能、可靠性和环境测试等全流程的品质检测评估。在持续巩固刚性印制板领域国内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产品新技术。”王德瑜说,公司已有授权专利五十余项,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及未来发展的技术研发体系。由于产品在军工相关细分领域使用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拿到2017年好多订单,预计明年产值将迈上新台阶。
浙江精心布局
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实现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既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也要破解实践难题,军工企业是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者,同时也是民用产品的使用者,打破军、民两个产业之间相互分离的现状,使军用技术服务于社会大众,民用技术服务于国防建设,是我省精心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的现实意义所在。”
“十二五”期间,我省各地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加快“走出去、引进来”,特色化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加快形成。目前,我省已建有鄞州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和秀州、德清、七一五所海洋声电、兵科院宁波分院新材料等20多个省级(国家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水声、计算机外部设备、舰船动力、航空配套等科研生产基地,以宁波为中心的特种金属和复合材料研究基地,以嘉兴为中心的光电器材、电子信息科研产业生产基地等。
特别是在我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契机下,军民融合的创新创业氛围更趋浓厚。目前,正积极创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波鄞州)军转民科技园;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鄞州)军转民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1所在湖州南浔建立浙江分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嘉兴秀洲区共建嘉兴光电产业园,以及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海盐核电小镇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省级特色小镇。尤其以国家或省市级大型工业园区,高新区及军工央企为依托,重点在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智能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核电关联,计算机外围设备,光电器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创建一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强辐射作用,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
譬如,在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不少像中电科技第三十六所这样的军民融合企业和项目,这里已成为嘉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一大基地,2015年度军民融合产业产值5.4亿元。
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七大万亿产业,其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亟需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海工装备、核电关联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支撑。同时,我省的一部分民企已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和技术,对机器人、新材料和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领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此,我省紧紧抓住军工集团和科研院所布局优化、改革深化的机遇,发挥自身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推进全省军民融合产业跨越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