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浙江的实践表明:只有紧紧围绕“服务”二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密如毛细血管的组织架构传导到社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才能使全省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始终发挥勇于担当的堡垒作用,才能使370多万名党员一直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做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者
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增强政治方向的坚定性。对于社会思潮中的低俗、落后成分,党的基层组织要拿起批判武器进行抨击驳斥;要向社会成员不断灌输执政党自身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形象和党中央的权威;还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树立价值判断的样本,提供价值判断的导向。例如,杭州市在社区楼道党建中推行党员“四亮相”工程(亮党员身份、亮服务岗位、亮义务责任、亮工作措施);衢州市电力局企业党组织和庆元县农村党组织推行的“党员标杆管理”,都是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感召人,以期在相应的社会领域实现价值观的有效整合与提升。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和协调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基层党组织不仅是社会与公权力间的桥梁纽带,而且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
在第一个层面上,党的基层组织就是把社会中思考和讨论的水流导入政治体制的水车并使之运转的导管和水闸。党的基层组织要像列宁说的那样“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同时也要积极发展社会民主,努力拓宽群众利益的表达渠道。例如,杭州市古荡街道莲花社区党组织建立议事亭制度,让居民通过固定规范的渠道参“政”议事,并帮助解决居民提出的实际问题。温岭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动民主恳谈会建设,使之成为群众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新的方式和机制,甚至通过与乡镇人大的结合,推动地方政府公共预算的改革。
在第二个层面上,党的基层组织应对的是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而社会本身又无力解决的利益冲突,防止各方因利益切割导致社会的分裂。目前,我省各地区域内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相当完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如何将民主协商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基层“面对面社会”中,以弥合社会利益各方的裂痕。例如,宁波市北仑区建立由区域党组织“召集”—“赋权”的区域议事会,引导区域内各种利益代表进行充分协商,共同致力于区域内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大胆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做资源优化配置的推动者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大胆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也是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加强组织建设的有效方式。
比如,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打破一村一支部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由按农村党员自然居住地设置党支部,改为按“产业链”“区域链”设置党组织,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开展活动,党员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又如,推进网上党支部建设,把党支部建设科学化与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无论什么身份,身在何处,只要登录网络,就可以进入到组织空间,促使城乡和区域界限消弭于网络链接。当然,这一前提是网上党支部本身要具有吸引力,要坚持“实”字当头,每一个模块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立足实情、务求实效,与实体党支部的工作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做基层政府职能转型的驱动者
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处在应对各种考验挑战的主战场,必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组织必须将党的执政理念贯彻到基层政府中去,一方面要推动政府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强化公务人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政府从传统的行政模式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民众需求为本位、“管理就是服务”为理念、多元参与为形式的行政模式转变。
基层党组织具有贴近群众、了解基层的天然优势,要在农村、社区、企业、事业群团组织中,发挥好关怀民生、表达民声、组织民力、协调矛盾、代表各方面群众利益的重要作用。例如,庆元县委从2004年开始倡导“技能型政府建设”,根据政府履行服务职能的具体要求,建立“宽职能、少机构”的大科室制,改变了传统体制超稳定结构的效率耗散,同时从各级机关选派“一员四助理”,即“农村指导员、企业助理、科技助理、金融助理、平安助理”,到乡镇、农村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宁波市海曙区委从2001年开始筹划建立81890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提供运行成本,全天候24小时为市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对服务质量实行全程跟踪监督。从理论上说,还可以借鉴当下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方式,把基层党支部的服务工作建在志愿服务队上,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回应社会需求,以此调动党员投身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用“软实力”实现“硬支撑”。
充分发挥关怀机制,做基层党员权益的维护者
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通过政党成员个体的行动加以实现,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同样离不开党员个人的努力。因此,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组织前提是“凝聚党员”。
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以组织生活常态化营造出党建的良好氛围,增强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成员的归属感。从职责分工看,党支部书记作为堡垒上飘扬的红旗,要敢于担当、善于融合、不断提升。党支部成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使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活成为锻炼党性、提高觉悟的熔炉。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关注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从而激发党员参与党的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温岭市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宁海县推行党内重大事项票决制、海宁市推行基层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制度等,都属于这个层面的改革创新。
加强帮扶工作,关注党员生活困难的解决。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表述修改为“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事实上,“教育、管理、监督”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只是这种服务较多关照的是党员的“政治身份”而不是“社会身份”。党章修正案增加的“服务”,则主要针对党员的“社会身份”,是为了“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例如,杭州市采荷街道为流动党员建立“阳光家园”、嘉善县实现党员关爱资金三级覆盖等,都是党内关怀互助的生动体现。事实证明,只有实现对党员政治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效维护,党员才不会仅仅在组织上入党,而是在情感上融入党,自觉投身于党服务社会的事业中去。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