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长三角 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
——访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记者 尤建明) 温州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员,又是联接长三角与海西区的节点城市,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温州将抢抓跻身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在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服务全局、主动作为,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
扬优势,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是温州融入长三角的最大优势,温州将强化“两个健康”引领,全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深化本地协会商会与上海温州商会等异地商会联动合作,重塑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动能,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对接上海万亿级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千亿级增加值旅游产业集群。深化产业平台合作,以上海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建设为牵引,加强与长三角重点产业平台协作,更好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资源外溢;加强与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合作,建好创新联盟、“科创飞地”,拓展“技术在上海、转化在温州”合作模式。
提能级,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坚持“立足浙闽赣,融入长三角”,高标准推进“四大”建设,努力成为长三角都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强化创新引领,与宁波联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海嘉定共建科技创新园,高起点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好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和中国眼谷等标杆性项目。强化平台支撑,积极创建世界(温州)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保税区,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强化功能培育,加快建设浙南闽北赣东教育高地、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等,提升温州都市区能级。强化交通连接,加快沿海高铁等项目前期,系统推进空港、海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强合作,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在深化与上海嘉定等地24个重点合作项目基础上,温州将系统编制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5年),加强无缝化对接,进一步优化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格局。健全大通关协作,深度参与长三角“单一窗口”跨区域互联互通协作,加强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作。打造环境金名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创新经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引进来”。推动服务一体化,落实一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基层治理、党建等合作项目,让老百姓共享一体化成果。
东融西进开放开发 打造大花园后花园
——访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记者 于山) “东融西进,开放开发;借势借力,借智借力。”日前,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衢州市将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大湾区的战略节点、大花园的核心景区、大通道的浙西门户、大都市区的绿色卫城”四大战略定位,全力打造长三角的大花园、后花园。
对衢州来说,区域开放是最大的改革,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开放的重中之重。关键是做好“融杭连甬接沪”这篇大文章: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创新生态圈,积极参与新一轮杭州都市圈规划建设,加快杭衢同城化一体化;加强与宁波的联动发展,开展甬衢高铁规划研究,全面接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主动接轨上海,打造长三角的后花园。重点是打开有形、无形“两个大通道”:有形的大通道是由高铁、高速、航空、航运等构成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其中杭衢高铁已于今年3月开工,断航60年的钱塘江中上游航运也已恢复通航;无形的大通道是杭衢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市域统筹,更好发挥“飞地”作用,推动功能、空间、生态、设施、文化、民生等全方位融合。
作为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地区的地理中心,衢州正不断深化与毗邻地区的合作,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浙江对内开放桥头堡,其中有两项重点已经成功破题、加速推进。一是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创建,秘书处落户衢州,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展开;二是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方案已经两省发改委下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省际区域合作标杆。
目前,衢州已专门设立长三角对接办,调整完善组织架构,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衢州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举措,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真正搭上高速发展的列车,站上高质量发展的风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