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4日讯省两会期间,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起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对话中,我深切感受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凝聚共识、多管齐下。做好垃圾分类,居民安枕无忧,城市文明、生活幸福感也能得到提升;反之则会影响日常民生,造成社区运作不畅。所以,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广大民众参与进来,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不好,又会影响到后续垃圾回收、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征集和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为推进垃圾分类,我省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在具体落实中,这需要从职能部门到社区到小区物业都联动起来,群策群力,形成合力推进之势。
此外,眼下,不少地方开始实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由于涉及垃圾投放点的重新选址建设,成为小区居民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此,几位政协委员也展开了充分讨论。这也是一个关乎“邻避效应”的问题。很多人不愿意自家门口成为垃圾投放点,而这个垃圾投放点又不可能设置在大马路边或其他小区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考验小区业委会、物业的能力,也反映小区业主自治水平以及公共参与自觉性。如果能够在小区范围内凝聚共识、倡导业主积极参与,其实不难找到解决之道。
2020年是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的大考之年,也是打好垃圾治理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省生活垃圾要实现“零增长”和“零填埋”,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要达到90%和85%,要实现既定目标,离不开社会共识,少不了各方参与。做好垃圾分类,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