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渔民翁学苗驾驶浙苍渔07555在东海渔场作业时,误捕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
“好激动,20年渔民生涯中第一次遇到中华鲟。”翁学苗拍下了放生过程的视频。
1月13日傍晚,潮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正在东海作业的翁学苗。
误捕中华鲟
“别伤害它,要放生的”
翁学苗捕捞售卖虾米为生,早上放网,中午收网。1月12日,翁学苗在南麂列岛附近拉网时,帮工突然叫起来:好大一条鱼呀!
“我的网专门捕捞虾米,网很小,鱼进来也会逃脱。”翁学苗向渔网看去,一条黑乎乎、喙部尖锐的鱼被网缠住。
这不是中华鲟嘛?!
虽然之前没捕捞过,但翁学苗在新闻上看过相关消息,认识中华鲟的模样,鳞片坚硬,外表黑竣。
误捕上来的中华鲟长约70厘米,重八斤。
偶遇这“国宝”,翁学苗好激动,他大喊:小心抱,别伤着它,要放生的。
帮工两手小心翼翼抱着,细心检查了一遍,鱼身完整,没受伤,赶紧放生。
“我拍了一段视频,可激动了,第一时间发给家人们看。”翁学苗说。
中华鲟放生前 视频截图
并非渔民首次误捕
上次也放生了
事实上,这并非当地渔民首次误捕中华鲟。
1月5日早上9点,温州平阳县一渔民驾驶浙平渔80256船在230-4渔区生产作业时,也误捕中华鲟活体。
“经过现场检查、测量,根据生物学特征初步判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鲟形目鲟科鲟属的鱼类动物,保护级别为一级。中华鲟体况良好,活动能力强,在仔细检查无伤痕后,渔民现场将中华鲟放生。”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年,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时常出现在人们视野,这半个月内,已经发生2起渔民误捕中华鲟事件,都立即放生。
2023年,温州市渔政执法机构围绕保资源、护安全、优生态,全面推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清风行动”。
累计救助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8起。组织6场海洋知识科普活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渔民误捕中华鲟自觉放生,是随着‘执法+普法’一体推进,渔民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的缩影。”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海洋与渔业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华鲟、绿海龟等一些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正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