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综合 正文

舟山普陀生物多样性再“上新” 发现新记录物种79种

字体:
—2024—
03/23
10:50:44
2024-03-23 10:50:44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朱智翔 唐毓蔚

  此次调研中拍到的紫背椋鸟。拍友 邹晓萍 摄

  近日,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发布生物多样性延续性调查成果,新发现物种共79种,新增县域新记录物种12种,其中布莱萨蘑菇、紫肉蘑菇等4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持续丰富。

  据悉,普陀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于2022年9月通过专家评审,此后持续开展延续性调查。“我们考虑到海岛特色,延续性调查以陆生高等植物、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蝴蝶和大型真菌作为观测类群,并以珊瑚菜、义乌小鲵、黄嘴白鹭、中华穿山甲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作为重点观测对象。”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赤胸鸫。拍友 聂闻文 摄

  在延续性调查中,该局观测到华东地区极罕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秃鹫,重点区域发现近年来省内罕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和小灵猫的成规模稳定野外种群;基本完成珊瑚菜、义乌小鲵、黄嘴白鹭、中华穿山甲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况观测评估。

  为继续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普陀综合考量全域全门类海岛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丰富程度、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分布等因素,选定本岛及普陀山、朱家尖等9个海岛为观测重点区域,并编制专项工作方案。

  研究中,普陀条孢牛肝菌、普陀绿僵菌两种全球新物种分别发表于《PHYTOTAXA》《Forests》国际期刊,获得专业认可。

  灰脸鵟鹰。拍友 范明 摄

  针对不同生物类群生境特征,该局运用监测站、样地样线、无人机、监测监控设备、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建成固定观测样地6个、固定观测样线88条,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5台,红外相机57台。通过人工和设备相结合方式,推进全区生物多样性常态化监测。

  “动态掌握生物多样性实况,是为了科学实施保护。”该负责人表示,普陀正建立全区陆域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录入各类物种及其生境等相关信息,还将加大重点指示生物类群和重点物种观测力度,及时补充库存信息。同时,将分析研判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和威胁因素,定期评估建设保护成效,为生物多样性管理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生物;多样性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日,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发布生物多样性延续性调查成果,新发现物种共79种,新增县域新记录物种12种,其中布莱萨蘑菇、紫肉蘑菇等4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持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