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越走越“亲”

字体:
—2023—
04/12
21:29:39
2023-04-12 21:29:39 来源:浙江宣传 之江轩

  20年前的3月,全国两会一结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60多人组成的省党政代表团,到长三角主要城市“走亲”。以往,各部门、各地市单独去沪苏考察的情况常有,但是全省上下组成这样一个“大团”尚属首次。

  这段记载在《习近平浙江足迹》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拳拳期盼、殷殷关切。“走亲”,原本指的是群众平常走亲戚。把到长三角城市学习考察称作“走亲”,这充分说明长三角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

  今天,浙江代表团正式开始在江苏、上海的学习考察。他们将走进尖端科技创新实验室、新制造业的生产一线、世界一流的产业园区、数字经济的核心枢纽……学习兄弟省市所长,谋划推动创新、改革、开放的举措。

  这又是一次真情实意的“走亲”,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一

  回想20年前,那次考察并非临时起意。

  关于如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何在长三角中找准浙江定位,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就非常关心并且深入思考。比如,在嘉兴,他问当地干部,嘉兴处在上海和杭州之间,该怎么利用区位优势,做好自己的文章。在湖州,他作出了一个判断:“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那么,长三角的发展则是中国的最亮点。”

  这趟为期6天的长三角之行,习近平同志用了十六个字概括:“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共赢。”回过头来看,这次“走亲”取得的成果大大超出预期。

  就拿思想认识来说,一些部门和干部,原本还存在“无需接轨”狭隘观念、“无法接轨”消极态度、“无从接轨”畏难情绪,在上海浦东新区看到了“开放”释放的能量,在江苏昆山看到了“开放”带来的机遇,感受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震撼,找到了差距,也明确了努力方向。

  思想认识一旦“破冰”,行动“突围”就会紧跟而上。不久,省委、省政府出台接轨上海、推动长三角合作的重大举措。全省上下也很快掀起“学沪苏之长,抓解放思想,兴开放之举,促浙江发展”的热潮。当年7月作出的“八八战略”重大决策,第二条便是直接点名长三角一体化。下半年,上海、江苏代表团相继回访浙江,各类投资推介、洽谈招商、研讨活动跟着火热起来。人、货、资金、信息的流动为长三角发展注入新活力。

  2003年也就因此被认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元年”。

  即使离开了浙江,习近平同志仍然非常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他组织策划了上海代表团的“苏浙之行”,为上海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谋划了“深化、放大、提升、搭台”的八字箴言。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通车时,在中央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发来贺信,指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推动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谋划部署,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指明了方向。

  二

  每次“走亲”,其实都是大家再叙一叙情谊、商一商合作、议一议打算。长三角有多“亲”?在笔者看来,可以用五句话概括。

  地域相连,是搬不走的邻居。万里长江滔滔东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陆地,是为长江三角洲。沪苏浙皖地理交错,历代行政区划交叉,甚至能“一步跨两省”。比如,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秦代设会稽郡,管辖长江以南的越国和吴国故地。元代以后,很长一个时期,上海作为松江府,隶属于江浙行省。至清代,江苏、安徽才从江南省分治。

  人缘相亲,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人知道一个上海词“阿拉”,而这其实是宁波话。上世纪30年代,宁波人大量移民上海,举世闻名的“宁波帮”就是从上海发育、成长的。据统计,在沪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中,安徽省近五年占比均超20%,位列第一。这些年,随着“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加速,人们异地办公、跨省旅游,“才饮巢湖水,又食东海鱼,万里长江随时渡,极目楚天舒”成为现实。

  文脉相通,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色。魏晋南北朝以来,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东移,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上海接续发力,历经千年“打拼”,共同呈现给世人一个宜居天堂“江南”。良渚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海派文化汇聚于此,成为长三角人的精神渊薮。以越剧为例,发源于浙江嵊州,却发祥于上海,汲取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最终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

  生态相依,头顶一片天、共饮一江水。空气、水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绿水青山,把长三角紧密联在一起。比如,新安江发源于安徽休宁县,百转千回下钱塘,是沿岸百姓的饮用水源。为了“一江清水”,皖浙开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新安江实践”。再如,位于苏浙交界的太湖,一段时间蓝藻频发,成了“顽疾”。2019年底,沪苏浙联手建立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协同推进跨界水体管理保护。当前,在两省一市交界处,正在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个“最江南”的“水乡客厅”指日可待。

  经济相融,发展“同此凉热”。1982年12月,时任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三省一市间的人才大量流动,产业结构互补、产业布局协同,其中上海在经济实力、科创实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带动作用强劲。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来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就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宁波慈溪等地民企的技术顾问或特聘专家,开启“技术帮扶”。

  三

  一路走来,三省一市越走越“亲”。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长三角如何变得更亲?

  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共建”,构筑新优势?如何进一步“协调共进”,探索新路径?如何进一步“绿色共保”,拓宽新通道?如何进一步“开放共赢”,优化新格局?如何进一步“民生共享”,创造新供给?答好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至少要在三个方面见心见力。

  “放眼世界”,与“强者”一较高下。“绝顶高手”,首先要有强者之心。位列“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量级选手”,长三角不能满足于称雄一方,更要有“勇闯天涯”“问鼎天下”的格局和气魄,倒逼自我、弯道超越。

  比如,清楚科技创新之长短,就要借数字化的“东风”,畅通劳动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通,加快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深化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沪苏浙皖国家实验室资源共享,用好“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新型平台,率先攻破一众“卡脖子”难题。自立自强,方能赢得地位与尊重。

  “着眼近处”,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上海到嘉兴27分钟、南京到合肥49分钟、杭州到黄山1小时33分钟,长三角生活圈正不断缩小,打“高的”上下班的“长三角人”越来越多。路成网、道互联,目的是让心更近。因此,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办事一个章、民生一卡通等“同城化”公共服务,期待打通更多“断头路”。

  长三角因水相连,理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比如,联动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实现标准、监测和执法的“三统一”。新安江的华丽转身,就是个好例子。

  “破立一体”,不满足于“低垂的果实”。挂满果实的树上,总有一些果实结在较低位置,让人伸手可得。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低垂的果实”,泛指那些比较容易办成的事。无人区里闯新路,往往遇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无论“一体化”还是“高质量”,实现起来绝非易事,行政壁垒、同质竞争、经济差距等阶段性堵点不会凭空消失。

  像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组成的一体化制度“试验田”,给其他城市打了个样。实践证明,打破常规,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将激发无限活力。

  长三角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必不会一马平川,但长远思量,注定东风浩荡。20年前播下的那粒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不断开花挂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长三角;沪苏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