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三月三”对畲乡意味着什么

字体:
—2023—
04/27
15:16:57
2023-04-27 15:16:57 来源:浙江宣传

  “比过年还热闹”“万人空巷就是这个意思吧”……在众多的“三月三”节庆中,中国畲乡景宁的“三月三”格外亮眼。

  这一天,畲乡男女老少穿戴节日盛装,同心祈福、风情巡街、民俗展演、品味美食、山歌对唱此起彼伏。一时间,丽水景宁这个小县城涌入了14万人次游客,宾馆一房难求。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浙江藏着一个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的“三月三”别有一番风情。

  那么,“三月三”对畲乡意味着什么?它又为何成为游客的“梦中情节”?

  一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

  魏晋以后,上巳节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水边祭祀,洗濯祓除,成为我国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畲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历经世代演变,各地风俗仪式各异。

  以游耕为主的畲族,大多迁居在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大山之中,刀耕火种,狩猎茶织。因此畲民自称“山哈”,意为客居在山里的人。相传,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在农历“三月三”这天成功突围,屡战屡胜。畲族“三月三”由此而来。

  这一天,为缅怀和感恩这位忠勇的畲族英雄,畲民上山采集乌稔叶,取其汁与糯米一起蒸成乌米饭作为祭祀厚礼。畲民还会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等,场面十分热闹。

  一场畲族“三月三”,浓缩了畲族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与底蕴。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体育等民族文化,都在这一天集中展示。

  2008年,畲族“三月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了“国字号”的招牌后,畲乡“三月三”不断探索古今“牵手”,解锁更多“新玩法”。

  比如今年的畲乡“三月三”,“山哈迁徙”“耕猎茶织”等沉浸式展演,深度还原畲族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在最富激情的“民族体育一条街”中,游客们参与押加、摇锅、赶野猪等畲族特色赛事,激烈角逐,亲身体验畲族传统体育魅力,畲乡特有的民族文化通过直播、短视频等传到各地。

  遥远的民族记忆凝结成当下的生活方式,就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与延续,这也是畲乡“三月三”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所在。

  二

  “三月三”作为畲族群众最隆重的节日,除了寄托对先人的崇敬和哀思,更成为一场畲汉同胞团结和睦、共同欢庆的盛会,家国情怀、民族情感、手足深情都深深烙印其中。

  畲族群众历来有崇尚忠义、崇拜忠勇英雄的传统。革命年代,景宁更是涌现出钟金钗、雷景三等一批英雄儿女,爱国、忠勇、团结就是这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

  《习近平在浙江》记载,2002年11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景宁调研时提及:“当年叶飞同志说过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说,畲族同胞的革命性是最强的,畲族同胞没有出过叛徒。”根据这些真实的革命故事,景宁创编了《畲山黎明》等歌舞剧目,在“三月三”舞台上轮番上演。

  畲谚云:“畲汉一家亲,黄土变黄金。”曾经,畲民和汉族同胞一道,将山区的荒岭僻野化为茶园粮仓。这份情谊,畲汉百姓一直珍藏铭记至今。

  2008年以来,景宁专门邀请台湾同胞共庆佳节,开展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建成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两岸一家亲”的纽带织得更密。去年开始,景宁还在“三月三”展演中增设民族同心祈福典礼,溯源寻根,回望畲汉同胞交往交融、团结进步发展的精神脉络。

  随着畲家人的不断迁徙,“三月三”已成为畲族群众自我身份认同、增进民族情感的纽带和平台,成为畲汉融合交流、和谐共存的象征。

  三

  有人说,畲族“三月三”像是一碗家酿的老米酒,越久越香。

  当“三月三”的盛会落下帷幕,人群散去,我们不禁思考,如畲乡“三月三”这样的传统民族节庆,如何唱得更响、走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值得不断挖掘。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民族文化的丰厚内涵是民族节庆走得更稳、传得更远的根基。

  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等节日都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有其鲜明的辨识度。而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一个畲族自治县,也是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乡的歌舞、服饰、习俗、饮食等在这里有最集中的传承展示。

  畲乡“三月三”也应立足浙山浙水,深挖景宁畲乡的历史和地域特色,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展示畲乡“三月三”特有的民族风貌。

  传承与创新并重,让民族节庆走进年轻一代的心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圈粉”,不久前在抖音上风靡的民族服饰“变装”短视频,就是例证之一。

  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民族节庆活动也应顺应年轻一代的喜好,增添更多“潮元素”,以更符合年轻一代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消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壁垒。

  比如畲族“三月三”就曾邀请网红达人参与线上线下体验活动,掀起网红直播热,“圈粉”无数年轻人。景宁还借鉴当下时尚潮流元素,办起“山哈电音节”,让“山哈”也能很“嘻哈”。

  一场盛会,还能衍生出更多“不落幕”的民族文化体验。民族传统节日不再是一场孤芳自赏的“独角戏”,也不是热闹一时的“游园会”,让“看客”变身为“主角”,让游客从“喜欢来”到“留下来”,是办节的意义所在。

  这几年,景宁推出多场大型室外畲族风情沉浸式展演,“一乡一品”“一月一节”的文旅融合体系日臻完善,茶艺、银饰、大漈罐等独具畲族特色文创产品成为“香饽饽”。立足民族节日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唯有推陈出新、丰富内涵,才能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跃升。

  畲乡“三月三”虽暂告一段落,但饱含烟火气的畲族文化仍在静静流淌,热情好客的畲乡人静待八方来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