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文化出海”何以乘风破浪

字体:
—2023—
06/07
09:14:25
2023-06-07 09:14:25 来源:浙江宣传

  今天,很多“00后”将走进高考这个人生最重要的“考场”之一,而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通过线上线下也来到了一个特别的“考场”——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为什么说这也是一个“考场”?因为在这里,比拼的是世界各地文化产业的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考官”则是数以万计来自国内外的专业观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企业乘着文博会的东风扬帆“出海”,不同肤色的人们将在这里进行合作签约、国别路演、主题对接等活动。

  自2004年诞生之初,深圳文博会就肩负了一个重要使命——让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被世界更多地“看见”。曾有一位欧洲参展商说:“走进深圳文博会,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门。”

  那么,为何那么多国家和企业要拼尽全力角逐“文化出海”这个“考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赛道上,我们又如何才能乘风破浪、一路“开挂”,向世界讲述更多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一

  有人说,“文化出海”就是要把那些打动我们的人与物带进生活,也带向世界。文化以怎样的姿势“出海”,“流量密码”在哪里,一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命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出海”的类型和呈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元:

  中国好剧全球热播。早年间,我国的古装剧是海外市场的“圈粉”利器,比如大家熟知的《西游记》《还珠格格》《甄嬛传》《琅琊榜》等。如今,主旋律题材剧、现代都市剧等也开始热销:电视剧《人世间》一开拍就被迪士尼购买了海外独家播映权;《外交风云》发行至北美、中东、印尼、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海外播放总量超2000万。

  原创动漫重新“崛起”。回眸百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一度惊艳世界,但国漫在发展的困境中也曾久久沉寂。幸而一代又一代真诚付出的动漫人让国漫又渐渐起势,比如《罗小黑战记》《白蛇:缘起》等先后入围被誉为“动画奥斯卡”的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熊出没》《小鸡不好惹》等30多部原创动漫作品发行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网络文学与海外赛道“同频”。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网感”,发挥出独特的跨国、跨地区传播优势,正持续引发海外读者情感共鸣。比如在起点国际平台内,点击量超千万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超百部,在线社区每天产生超5万条评论;《赘婿》《地球纪元》《大国重工》等16部中国网文还被大英图书馆收录。

  国产游戏收获一众“洋粉丝”。有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游戏玩家达到32亿,因此在网游界有句话:不出海,就出局。出海,已经成为中国游戏人搏击未来的重要选择。比如国产网游《原神》一经推出就“引爆”全球,2022年创收超过41亿美元;《幻塔》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多地上线,上线当天即登顶36个国家和地区iOS下载榜。

  中国书香飘向世界。230年前,一艘远洋商船搭载着中国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红楼梦》,从嘉兴乍浦港出发,东渡日本,走向世界。近年来,也涌现了不少新类型畅销图书,比如科幻小说《三体》“登陆”美国后,不到一年销量就达两三万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持续走向海外,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浓浓的江南风情飘向八方。

  二

  我国“文化出海”的成绩单越擦越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创新高,超过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当然,文化不只是一种产业或产品,“文化出海”也不只是为了出口创汇,更有着多重价值。

  比如,在对话世界中还原一个更真实的中国。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奇迹兴趣浓厚但误解也不少,甚至出现唱衰中国的声音,如何还原一个更真实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推动“文化出海”,让中华文化深层韵味触及更多人的内心,在对话世界中传播中国悠久灿烂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

  比如,在提升软实力当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到东方国家。坚持传承与创新,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到世界舞台上亮相,无疑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有调研报告显示,英语圈国家民众对汉语认知度排行中,阴阳、武术能排在前10,丰富多样的中国武侠小说“功不可没”。一位法国网友看了小说后,特地来中国学习武术,还有人专程来学习国画、书法、戏曲等等。

  再如,在文化传播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写道:“未来战争的根源是文明的冲突。”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共同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将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文化出海”依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壁垒,比如从孔子学院到TikTok在美发展受阻中就可见一斑。还有,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兰克福书展等创办数十年的节展相比,我国文化类节展还比较年轻,影响力也还需进一步提升。

  此外,与海外市场的“适配度”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如何将中文作品恰如其分地转译为其他国家的语言,还有与“韩流”“日漫”相比,我国很多“出海”的影视、动漫、娱乐等产品尚未戳中海外“Z世代”的“味蕾”。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出海”,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需要识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创作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

  比如《三体》第一部获得雨果奖后,不仅出版多国语言译本,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也成功“出海”,国产剧《三体》在Youtube平台观看人数超400万,Netflix开发的剧集也已定档,其成功秘诀之一就在于作品“反思人类生存困境、探讨人类未来命运”的宏大气质。再比如去年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一往无前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比如曾有人问,为什么韩国作为一个人口只有5000万的国家,却能成为少数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出强力国家文化潮流的国家?其实这背后是韩国内容文化振兴院、韩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等机构贯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政府扶持、渠道创新、造星机制等方式推进“韩流”发展。

  在我国也有类似探索,比如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截至2022年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将10万多小时华语影视作品发行授权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叫好又叫座”。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线上影视跨境交易服务。

  三是育“水手”搏风浪。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合拍合资,共同开发影视剧项目,打破海外发行的壁垒,去年中沙合拍的首部电视动画《孔小西和哈基姆》就广受海外小朋友喜爱。又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千帆竞发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