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去风险”的陷阱,你get到了吗

字体:
—2023—
07/06
09:37:13
2023-07-06 09:37:13 来源:浙江宣传

  近期,“去风险”成为美西方国家继“对手”“竞争”“脱钩”等之后的又一个对华“热搜词条”。

  比如,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在英国智库迪驰力基金会发表演讲,他指出,鉴于美中两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与中国“脱钩”将是愚蠢的。但他话锋一转,又称美国应努力使供应链多样化,实现“去风险”。再往前,5月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席一次会议后对记者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可以说,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次提出对华“去风险”后,该词迅速成为许多西方政客的口头禅。G7广岛峰会更是将对华“去风险”写入公报,公开掀起炒作热潮。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风险”是一个负面词汇,发现了“风险”就应该努力避免可能导致的危险后果。为管控“风险”而多做一些努力、多做一些尝试,是应有之义。因此有的人可能会讲,“去风险”相较于冷冰冰的“脱钩”,反映了欧美在对华语气上的软化,显示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务实转变。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该如何看待美西方的所谓“去风险”?

  一

  回顾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向来是炒作概念、创造语汇的高手,以此来服务美国私利、维护美国霸权。

  比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面临从世界权力顶峰到地位相对削弱的转折时期,美国就采取以退为进的“缓和战略”,取代难以为继的遏制战略,用外交手段拉拢盟友、维护自身利益,来达到和苏联竞争的目的。

  再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特政府提出“人权外交”,宣称美国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塑造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将人权问题与国家关系、经贸关系等挂钩,以“人权教师爷”的姿态动辄对别国指手画脚。

  冷战结束后,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美国针对中国也开始不断抛出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概念。“亚太再平衡”“价值观同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细究美国提出的各种新概念,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表面缓和”为的是服务背后竞争,强调人权是作为纠集盟友和干涉他国的借口,用小圈子的规则来取代国际秩序则是为“建小群”打掩护,都是服务于遏制和打压竞争对手这一压倒性目标。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近期,美国炒作“去风险”,声称要“减少在关键供应链上的对华过度依赖”。这不过是拿着“去风险”的新瓶装上“脱钩”的旧酒。这些概念看似人畜无害,却被美国拿来用于掩盖它们遏制和打压中国的政策,本质上还是企图继续构筑“小院高墙”,阻挠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

  大肆炒作“去风险”,暴露了当前美国对华的矛盾心态:既要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好处,又要在关键领域堵住中国崛起的通道。

  一方面,“脱钩”不得人心。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过去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2022年中美货物贸易更是以6906亿美元总额再次突破历史高点。通过行政手段,美国对中国强推“脱钩”,既不切实际、无法做到,自身也将付出巨大代价。不管是美国国内的商业主体还是国际上的盟友,纷纷用脚投票反对。据报道,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对11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欧洲应该减少对美国的军事依赖,而应对自身的防御能力进行投资;43%的受访者将中国视为欧洲应与之“战略合作”的“必要伙伴”。

  另一方面,遏制中国要有新借口。一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来打压和遏制中国。对此,美国媒体说得十分直接。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杂志)近期刊文指出,美国力推“去风险”概念,实际上就是要在芯片、关键原材料等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发展,同时限制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与美国此前的各种对华论调相比,“去风险”更具迷惑性。

  首先,用“去风险”之名粉饰“去中国化”之实。美国用貌似理性的话语体系,把“风险”的帽子扣在中国头上,试图在更大范围内鼓吹“中国威胁”。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过渲染“跟中国合作就是风险”“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就是风险”“过度依赖中国供应就是风险”等观念,美国逐渐强化“中国=风险”的认知。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就指出,不管怎么包装,美方的“去风险”仍是“脱钩断链”,本质上是“去中国化”,最终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其次,用“国家安全”名义掩盖、维护霸权行径。在“去风险”语境下,美国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声称“去风险”意味着美国“保持有韧性、有效的供应链”,确保不受他国“胁迫”。美国甚至抛出强化“团结”盟友、聚焦产业政策并超越传统自由贸易政策等论点。然而,美国的话说得再漂亮,也掩盖不了“美国优先”的本质。“国家安全泛化”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损害着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三

  面对美国炮制的“去风险”陷阱,我们必须开展有理有节有针对性的斗争。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底线思维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这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是不矛盾的。同时,总书记还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敞开大门搞建设,一起合作实现共赢。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坚持底线思维,不抱任何幻想、敢于善于斗争,才能从容化解风险。

  打扫干净屋子,就不怕没有客人来。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经济停滞之中,而中国一直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和贡献超过了后面美德日等六国的总和。前段时间,包括苹果、特斯拉、星巴克、摩根大通等美企巨头都来华访问,纷纷表示要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可见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十足。不论西方是要“去风险”还是硬“脱钩”,只要中国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稳固发展态势,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使“去风险”成为一句美西方的空谈。

  国际舆论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去风险”之后,美西方可能还会造出新概念。在国际舆论场上,我们失语就会陷入被动。中国的发展成就是我们的最大底气,我们应该有理直气壮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自信,帮助世界人民辨别真正的“机遇”和“风险”。比如,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晒出一组对比图:一边是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美国听证会面对长枪短炮,一边是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来华出席活动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孰为机遇,孰为风险,一目了然。

  无论怎么机关算尽,逆历史潮流的政治操弄阻碍不了中国的发展崛起之路。“脱钩”也好,“去风险”也罢,如果美国在遏制打压中国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那么笔者想把华春莹在推特上的一句敬告送给他们:“这就像几条溪流偏要绕过并孤立长江和黄河一般——它们最终只会干涸。”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