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出游时。有人奔赴山海,从名胜古迹到网红打卡地,开启“特种兵”之旅;也有人漫步城市,从凉亭长廊到历史古街,追求“松弛感”出行。他们常常头戴渔夫帽、身着“户外风”,在北京五道营、上海七宝老街、广州同福西等地走出一条条别样小径,感知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沉浸式“阅读”城市。
这种“轧马路式”的旅行方式被网友们称为城市漫步(Citywalk),形式看起来“平平无奇”,在网上却有着超高人气。DT财经和D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旅游调研报告》显示,82%的人想尝试Citywalk,在几种新型旅游方式中排名第一。小红书平台上相关笔记超过42万篇,“每个city都在被walk”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抖音上带有#Citywalk#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达到2.6亿次。
Citywalk逐渐成为潮流,反映的正是我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享受,开启一段感官全开之旅,在特色街区感受城市文化,细嗅时代气息。
相关页面截图
一
Citywalk发源于英国伦敦,几个人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以徒步的方式,围绕城市街道,游览一条旅游路线,从历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走完全程之后,大家还会交流所思所想。有观点认为,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知识分享和社交行为。
主打一个慢节奏。与“特种兵”旅游不一样的是,Citywalk无需计划,没有沉重的行囊,只需要一个周末甚至两三个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它过滤掉纷繁信息,更大程度上节约时间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强调用具身感受来理解这座城市。
探寻街头巷尾的文化宝藏。重视探讨城市演变史、进行文化交流,是Citywalk另一独特之处。放在历史坐标系中,一座城市在你抵达之前就已存在,在你离开之后继续繁荣,那些遗留的文化古迹,以跨越时空的视角让我们触摸到历史沧桑。
曾经,杭州因为遍地诗意地名,被一些网友称为终极浪漫的“天花板”。栖霞岭、半道红、河罕上、定墨弄……字字透着诗情画意。散落在杭城的地名,有的与美食有关,有的与古建筑有关,还有的与历史人物有关,都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将它们串珠成链,便是一条经典的Citywalk路线。
遇见城市的各个侧面。常规的旅游团有固定景点,避免不了陷入“上车睡觉、下车方便、景区拍照”的乏味模式,而且好多导游讲解通常千篇一律。而Citywalk完全根据参与者自身需要,深入社区街道,去发掘当地人的生活面貌,感受一座城市既可以是繁华“高大上”的,也能是亲民“接地气”的。
当你抛开游客身份,像当地人一样潜入城市的隐秘角落;当你穿梭于市井小巷,周边小菜摊、杂货店、苍蝇馆子扎堆,混合着街边商贩带着浓浓方言的叫卖吆喝,还有小猫在青石板上慵懒自得……原来城市不止有A面,还有B面、C面、D面,这些都是社交平台的推荐榜单上发现不了的风景。
杭州市上城区中山中路的街头涂鸦墙
二
Citywalk能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新宠,其实不难解释。在各种旅游方式日渐丰富的今天,常规旅行团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他们开始寻觅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希望以更沉浸的方式,深入城市的边边角角。
过去,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邻里关系变得比较淡漠。当物质生活渐渐富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开始渴望真正地阅读城市,参与到城市的深度互动中去。于是,短暂的网红打卡热情逐渐褪去,取而代之是探究文化底蕴的“城市考古”。
起初,Citywalk在一线城市流行开来,在这拼搏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他们只能利用周末碎片时间,抽身出来喘口气,给日常的忙碌按下暂停键。比如笔者参加的杭州Citywalk,多以游戏类为主。去五柳巷扫街、到孩儿巷玩捉迷藏,恰恰是这种日常的、身边的、坊间的“小确幸”,生活节奏被主观放慢,让人感到亲切放松。
Citywalk有助于年轻人打破人际孤岛,获取“归属感”。对于不少“北漂”“沪漂”“杭漂”等城市新人来说,每天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就像困在冷冰冰的水泥“森林”,对城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也不存在情感归属和认同。而通过Citywalk,挖掘每一处城市建筑、街道甚至商店的文化内涵,让新人们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城市认知。
有城市学家曾提出,一个有活力的街区,关键是成员之间保持互动,并形成情感联结。这个理念与Citywalk不谋而合,大家在活动中共同探讨线路,分享城市生活故事,成员之间能够快速“破冰”社交,还因此找到了“约饭搭子”“摄影搭子”“健身搭子”,延展出更多社交圈子,提供了快速融入城市的可能。
三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理论上都可以进行文化内容的挖掘,再转化成文旅产品。但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国内Citywalk市场,仍然只是初具雏形,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几年,“城会玩”的年轻人,从露营、飞盘到骑行,玩得不亦乐乎。Citywalk会不会像有的“爆款”一样昙花一现?其实就城市本身来说,就像有句电影旁白说的那样,城市创造了剧场,而它本身也是剧场,永不落幕。人们与城市互动对话始终会持续,所以有理由相信,Citywalk在未来将被更广泛地接受,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下如何让其成熟发展。
比如,硬件方面,walk什么?作为Citywalk的对象,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印记怎么盘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既要保留历史风貌,对古建筑、古街、古迹等记忆点进行保护与修复;另一方面,又要注入时代活力,与城市风貌整治、界面更新一起改装升级,包装成新的地标。
像杭州德寿宫,它的很多装饰和构件,都有某种历史依据。同时,兼顾游览需要,用数字化手段将考古发掘、探索的过程演绎出来,让其成为“可阅读、可沉浸、可体验”的文化空间。当人们以它为起点,从凤凰山脚走到鼓楼,途经临安城遗址、凤山门、太庙广场等遗迹,仿佛穿梭时空。
比如,软件方面,怎么walk?“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这时候,领队便是核心。周密策划整合步行路线,深度挖掘城市记忆点,将文史知识灌入鲜活生动的解说体系,同时抓住新潮文化传播趋势,拓展新的活动形式,这或许才是成为爆点的“密钥”。
去年,杭州开始启动Citywalk第一季,以“跟着名家、漫步杭州”为主题,每场活动都邀请行业学术专家作为领队,用“文化分享+现场体验”的方式,与大家共享传统文化、红色历史、自然科学知识,赢得了年轻人追捧。
作为参与者,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穿梭在城市角落,浸润于市井烟火,或古今融合、或海纳百川、或浪漫文艺,真正用足迹触摸城市肌理,用探索视野挖掘城市秘境,相信就能感受到Citywalk的魅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