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之江新语》的朋友一定知道,232篇短评署名“哲欣”,取“浙江创新”之意。
2002年12月23日在温州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系统阐发了“创新观”。在这次调研中,他明确提出推进创新需要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四个层面着力。近日,“八八战略”在温州的生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温州举行,主题正是“敢为天下先 续写创新史”。
创新是温州最大的城市IP。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正是靠着创新异军突起的。如今,温州拿什么继续修炼创新气质?前行路上,温州如何继续用好这张“王牌”,让城市再迎高光时刻?
一
2002年,中国“入世第一案”发生在温州。《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中这样记载这段往事——
当年,欧盟提出对中国出口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起因是温州打火机过于便宜,一个温州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在欧洲最低售价只要3欧元。在“入世第一案”中,温州烟具行业协会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官司取得全胜。
习近平同志说,在改革发展到进一步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与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新阶段,我们要继续发扬敢闯、敢冒、敢干的创新精神,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敢字当头、无中生有,创新是一条遍布激流险滩的河,但温州蹚过来了。这座蕴含着“创新基因”的城市,正是靠着创新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这种创新,是自下而上、全员上场的“全民创新”。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温州调研考察时发现,温州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子:家家户户做生意,人人争相当老板。
民营经济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经济”。有这样一组数据体现着“草根温商”的活力:形容全国民营经济,有个特征是“56789”,而形容温州民营经济,有个特征则是“99999”,即民企数量比重、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工业增加值占比、从业人员占比、税收占比均超过90%。
这种创新,是敢为人先、大胆突破的“示范性创新”。有人说,温州人打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时间差”,赢得了先发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别人还在彷徨观望时,温州则早早行动,在许多方面先人一步、先人一招。比如,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开展全国金融改革综合试点、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村“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等等。
这种创新,是不吝做小事、善于谋实事的“务实创新”。秉承“永嘉学派”文化基因,温州人重利不守财。在温州人的头脑里,靠勤劳赚钱是光荣的事情,能多赚一分钱也是好的,不少温商就是靠一分一厘地赚来发家致富的,不少乡镇就是靠小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经济以轻工为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务实还体现在温州人的团结共赢观中。有人这样比喻:一片森林有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在生态上相互联系和支持,远比单打独斗更有活力。对温州来说,也是如此。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可以说,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就是“四千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是温州人的真实写照,也集中体现了浙江精神。
二
任何发展方式在到了某个阶段后,都会碰到瓶颈,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关键在于:内生动力在哪?创新活力还有没有?
去年浙江省党代会报告对于温州的城市定位,有这样一句话: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作为“全省第三极”,温州的发展动能依旧强劲。从数据上看,2012年-2022年的十年间,温州全市GDP翻了一番,2022年达到8029.8亿元;全市经济总量排名上升到全国第30位。
但随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需要正视的是,温州的创新发展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温州在企业规模体量、新动能培育引进、人才和创新支撑等方面都还有待强化提升,民营经济和温州人经济的优势有待更充分地释放,等等。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之所以能创造风向标式辉煌,是把握住了创新的风口,那么,今天的温州依然要遵循此道,继续磨砺“创新”这把宝剑。笔者认为,需要着重处理好几对关系:
新与旧。在新赛道不断涌现、新业态方兴未艾的当下,温州作为传统制造业之都,将走向何方?产业转型的新旧迭代,激荡的是发展动能。比如,近年来,温州实施“双轮驱动”战略,除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外,还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上进行布局,就是一种创新尝试。
大与小。随着“草根经济”进化为“雨林经济”,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已形成“草灌乔”的生态样本,亟需构建起“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这一经济生态的营造需要“两只手”一起发力。从2003年率先开展“效能革命”到“两个健康”先行实践,温州营商环境优化的“颗粒度”在不断细化。未来,如何为大中小微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营商环境,还有待继续深化。
内与外。温州民营经济创新的经典打法之一,就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动。作为“地瓜经济”的典型区域样本,温州需要在“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往来间充分汲取养分,走出高效的“双循环”之路。有句话说,“招得来女婿,留得住儿子”,内外互动是温州创新发展的经验、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境界。
工人在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忙碌
三
“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总结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习近平同志21年前的深情嘱托,是温州一路走来最宝贵的财富。未来,“创新史”该如何续写?笔者有三点看法。
让“高精尖”做主角。作为浙江两大“龙头”城市,杭州聚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宁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而温州要制胜未来,不能仅停留在40年前的“温州模式”,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能级的创新平台、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是“杀手锏”。
当前,营造一流引才育才环境,打造更多创新联合体,努力让更多“高精尖”人才挑大梁,让更多“新生代”成为续写创新史的主角,让更多的“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升级,对温州而言很有必要。
让“世界的温州”更开放。《习近平在浙江》记载,2006年5月,习近平同志到美国访问,在美国肯恩大学即席讲话时,特别讲了温州人这个群体。他说,在国外,浙江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四个地方:一是部分人知道有个杭州西湖;二是部分人知道有个宁波港;三是不少人知道有个义乌小商品市场;四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温州人。
温州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全球视野。这些年来,250多万在外温州人在全国建立了268家异地温州商会,相当于在温州之外再造了一个温州。如何把人的优势转化为创新的优势、发展的优势依然是一个大课题。既要保持“跳出温州看温州,着眼全球发展温州”的气魄,又要有“来了就是温州人”的胸怀,让更多人成为创新创业的“先行军”。
让“四千精神”的光芒永驻。文化是根、是魂,是区域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温州人精神深植于永嘉学派。发展到今天,历久弥新的“四千精神”仍是眼下推进创新发展的刚需。守好用好温州的文化资源,把文化精神的魅力转化为全民创业创新的活力,这也是温州创新突围的关键打法。
只要保持“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创”的勇气,创新的火花就依旧耀眼、创新的动能就依然强劲,温州就依旧是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