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政府全然不顾国际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公然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储存的核污染水多达134万吨,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根据东京电力公司制定的排污计划,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曾指出,在排放之日起57天内,福岛沿岸的洋流会将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影响到美国、加拿大,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有业内人士指出,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即便是多核素设备也难以完全处理掉。这些放射性元素中,对人类和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则更长,约1570万年。部分长寿命核素随洋流扩散之后,将对周边国家海域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也可能对食品安全、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因为对健康和环境的担忧而长时间感到焦虑,可能对社会稳定和人们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不利影响。核污染水问题需要持续监测、清理和管理措施,这会造成高昂成本,等等。
强行将核污染水排海贻害无穷,日本政府为何依然我行我素、肆意妄为,又是如何给自己的行径洗白的呢?
套路一:瞒天过海,企图掩盖排污入海真实缘由
针对核污染水急速逼近储存极限这一困境,日本曾提出5种核污染水处置方案。最终,日本选择了直接将核污染水向海洋排放。对此,东京电力公司曾表示,经过净化处理,核污染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都可以清除。日本政府宣称排放的是“处理水”,是安全的。
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鼓吹海洋排放的安全性,实则是为了掩饰其真实目的——“省钱”。据测算,在5种方案中,海洋排放是成本最低的。而且,尽管提出了5种方案,但日本似乎始终都将排海作为唯一选项。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东电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考虑过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办法。日本的小算盘可谓打得啪啪响。
日本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核安全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的缔约国,如今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把太平洋作为“下水道”,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代价向全世界转嫁,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毫无契约精神可言,国家形象轰然坍塌。
套路二:偷换概念,刻意将核污染水与核废水画等号
排污前后,面对质疑和反对之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偷换概念来颠倒黑白,称其向海洋排放的是“处理后的核废水”,安全无害,甚至符合饮用水标准。在日本提供的一些外语版本说明资料中,一般都用“处理水”来指代核污染水。
但核废水与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不是一个概念。核废水是指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产生的废水,不会直接接触核反应堆芯内的核燃料及核反应物。而核污染水,是直接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的水,两者有质的区别。有专家指出,除了已知这64种放射性物质外,日本福岛核污染水还有一些潜在的危险没有被检测到,其危害更不可小觑。
日本政府有意进行混淆,目的在于将其排放的核污染水与其他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画上等号。但这种偷换概念、指鹿为马的文字游戏掩盖不了本质,蒙骗不了各国人民。
套路三:自导自演,处心积虑将排污“合理化”
日本为了将核污染水排海“合理化”,可谓煞费苦心。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次月,东电公司就曾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担忧。之后,东电公司还制定了一份“低浓度污染水”的排海计划,并自己研发出一套“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对外声称“处理水”达标可排。这是典型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事实上,被日本政府标榜的这套系统,曾被媒体曝出漏水、损坏等问题,而且目前的134万多立方米核污染水,未达标的所谓“处理过程水”占比约七成,另有9000立方米核污染水尚未经过ALPS处理。
为了赢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支持和认可,日本政府绞尽脑汁。据《东京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过去向IAEA支付了巨额分摊费用和其他款项,日本多个部门向IAEA派遣了人员。现在日本把IAEA作出的评估报告当作排污“合理化”的“尚方宝剑”。要知道,这份评估报告是IAEA考察团前往福岛后一个月发布的,核领域问题是科学尖端的问题,IAEA竟能如此仓促地作出结论。IAEA评估报告并不能代表国际社会的意见。
套路四:拉拢盟友,妄想操纵国际舆论走向
近日,一些网友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既然会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为何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或者说是纵容和偏袒?
事出反常必有妖。日本政府深知赢得国际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前,日本政客早就开始奔走相告。特别是在美国的斡旋下,日韩首脑时隔12年重启“穿梭外交”。据日本媒体说法,“日韩议员联盟”时任会长额贺福志郎就曾向韩国总统尹锡悦提出,希望韩方理解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同时解除对福岛水产品的进口禁令。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日韩三国更是举行峰会。面对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回国后很快就决定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对此还公开表示支持,并声称将要亲自品尝福岛海鲜。配合得如此“默契”,当中的“小九九”不言自明。
至于美国的立场,首要会考虑到和日本的战略关系。日本是美国亚太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美国通过“支持”和“理解”帮助日本摆脱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不利处境,以此谋求赢得地缘政治竞争的私利。再加上美国与日本在原子能方面存在长期合作,美国也希望日本解决好核污染水排放问题,进而实现两国的核电安全目标。美国此举,将自己的典型“双标”行为暴露无遗。
套路五:反咬一口,费尽心机转移注意力
日本政府难以自圆其说,就将国际国内舆论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国家,还妄图给中国“泼脏水”。有日本媒体称,2021年中国核电站的记录显示,废水中的氚水平也超过了日本将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氚的最高含量。这一报道明显是在避重就轻,将外界关注的氚以外有害元素进行转移,给自己开脱。
此外,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我国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日本却通过外交渠道要求中方撤销相关措施,倒打中国一耙。日本驻华大使馆还提醒在华日本民众外出时不要大声说日语,企图给中国人打上心胸狭隘的标签,塑造日本“受害者”形象。
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海域邻国,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最谨慎的态度来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是理直气壮的,绝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狭隘民族主义”。正相反,一些日本政客将科学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将国内问题与涉华议题捆绑,并从中捞取政治资本,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套路六:巨资公关,花重金搞认知战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针对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所谓“虚假信息”,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加强性应对与传播政策,该计划金额约700亿日元。事实上,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雇用专业公关团队,接连不断地实施国内外舆论诱导。比如,日本最大公关公司电通集团多年连续中标“有关放射性等的信息发布项目”,该公司给人们灌输“福岛核事故影响已经消除、福岛是安全可靠的”等虚假印象。
这些年,日本因核污染公关产生的“翻车”事件也不在少数。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日方为奥运村食堂供应福岛食品,就引起过广泛争议,多国运动员选择自己带食物。今年G7广岛峰会上,日本又为参会领导人提供福岛生产的食品,被认为是利用其他国家为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背书”。无论运用何种公关宣传手段“粉饰门面”,都难以掩盖其劣迹。
日本政府还设置、抛出了大量混淆视听的争议议题。比如,核武器实验与核污染水谁危害更大、立场与科学之辩,看似在客观中立地探讨某个问题,实则是故意制造争议、试图转移公众视线,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为排放核污染水寻求更多舆论支持。
无论怎样“洗白”,也遮挡不了日本政府的真面目。这正应了那句歌词,“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关乎全球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生命健康,任何妥协和退让都是在助纣为虐。我国已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最大限度建立起了安全屏障,护佑着国民的身体健康,也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彰显大国担当。
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应该擦亮双眼、穿透迷雾,在嘈杂的舆论场中保持理性,不轻易被“洗白”的套路、“攻心”的话术带偏节奏,在认知战中站稳脚跟、团结一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