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个秋日,江西上犹水电站的马季煌在宿舍里紧锣密鼓地收拾起了行装。此前,他接到通知,上犹水电站已建设完成,将调往浙江建德参加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工作。
与马季煌一路的,共有四五百名建设者。他们从汽车转乘火车,再搭乘汽车,几经波折,浩浩荡荡,最终到达建德沧滩。
到了目的地之后,马季煌写了一封家书,寄往嘉兴平湖。这封信,如今就收藏在浙江省档案馆。信中,马季煌说:“我听我师父讲,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后要比江西上犹水电站大好几倍,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一个工程,今后发的电可以送到杭州、上海,可能几年以后家里用的电就是我们这里发的。”
三年后,信中所说的水电站,在马季煌这一代建设者手中成为了现实。今天,我们来回顾那段燃情岁月。
一
上世纪50年代,华东地区电力紧缺,且极度依赖火电。一旦火电厂出现供电事故,就又面临大面积停电。这一现实,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也使得开发水电保障能源供应迫在眉睫。
然而,长三角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想要找到一个适合开发水电的地方并不容易。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新安江的险峻古有其名,早在民国时期就被水利专家关注到。发源于安徽休宁的新安江,全长373公里,其中从安徽屯溪至建德铜官峡谷的170公里间,就有高达100米的天然落差。
1956年,国家水利电力工业部提出,在滩多、水急、落差大的建德新安江新建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新安江水电站兴建前,浙江省只建设过两个水电站:金华湖海塘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00千瓦;黄坛口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
而决定要在新安江建的这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6.25万千瓦,其规模不仅大大超过当时我国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也超过了苏联的第聂伯河水电站。这个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水电站之一。
中国人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可以!尽管工程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全国各地上万名水电站建设者还是踏上了前往新安江的列车。
马季煌他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建德新安江。同一批人员中,有来自北京官厅的、东北丰满的,有来自浙江黄坛口的、江西上犹的......他们成为了新安江水电站的第一代建设者。
二
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力量薄弱、建筑材料奇缺,再加上坝址所在的地形狭窄,已有的机器作业不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极难模式。
如同大多数远行时报喜不报忧的儿女一样,马季煌并没有在家书中向父母讲述工作有多苦。
他只说,“这里的条件比上犹好,江西的菜太辣了,这里还是合胃口的。而且这里工作还有野外施工津贴,一个月能多挣上十块钱。”“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要有战斗精神,三年建成发电,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努力工作。”
而事实上呢?当时,房子是大家自己动手盖的,墙是毛竹编的再糊上泥,屋里地、墙都是湿的,到处都是泥巴。他们住着草棚、点着油灯,生活条件很是艰苦。
但这对工人来说还是其次,更困难的是技术条件的束缚。少设备、缺材料、缺技术,这些“硬件”上的不足,都由建设者们靠人力和智慧补足。大家挥动十几斤重的榔头将钢钎扎进岩石,用簸箕装渣,靠人工肩挑背扛......
后来,马季煌回忆,一次,一个工人被几名医务人员抬着奔向医务室,然后打了一针,他醒来后又要忙着跑进山洞工作,“工作量还没有完成,一定要完成后才能下班,不能留给下一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风餐露宿的环境下,建设者们凭借着“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雄心,创造了新中国的水电奇迹。从1957年4月到1960年4月,仅用时三年,新安江水电站首台机组即提前建成投产。这一工程,标志着我国的水电建设从中小型电站跃上了大型电站的新台阶。
三
“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1959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专门来到工地现场慰问建设者,并写下了这样一句题词。
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国第一代水电人凭借着自力更生、团结创新,突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封锁。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一座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水电站,更是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和自行施工的“三自”精神。因而,新安江水电站也被称为“我国第一座‘三自’电站”。
“三自”精神,不是封闭起来自我发展,而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在压力和困难面前勇于挑战,敢于突破。
这种精神,来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逆境,以守道不回的勇气和决心,突破自我;这种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险时刻豁得出去,人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社会福祉而上下求索。
6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国际中不断升级的外部势力打压、技术封锁和科技霸权,中国更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
比如,近几年,国产芯片技术稳步推进,中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显著突破,甚至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
今天,我们重提“三自”精神,除了回望荒滩上的水电奇迹,更希望你我在纪念老一辈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功绩之外,时时处处牢记:唯有强大了,才能赢得尊重,唯有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力量。
【档案资料】
马季煌是新安江水电站第一代建设者。1957年,马季煌随同建设大军,从江西调往正式开工建设的新安江水电站,直到1996年退休。这封信写于当年12月10日,是21岁的马季煌刚到建德时,写给平湖老家父母的一封信。其家书现存于浙江省档案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