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蓝色循环”凭啥在全球“冒尖儿”

字体:
—2023—
11/01
15:48:37
2023-11-01 15:48:37 来源:浙江宣传

  10月30日,浙江再获“地球卫士奖”:“蓝色循环”项目喜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地球卫士奖”——商界卓识奖。

  如果说,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是对美丽乡村、美美与共的褒奖;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又获“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是对“蚂蚁森林”掀起老老少少“攒能量”种树参与生态建设的点赞;那么此次“蓝色循环”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商界卓识奖,是对海洋“减塑”、百姓共富的充分肯定。

  三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意义非同一般。那么,“蓝色循环”项目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是什么使它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冒尖儿”?

  一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前全球海洋正遭受7500万吨至1.99亿吨塑料垃圾污染,科学家更在人类胎盘、母乳、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混着塑料垃圾的这片蔚蓝,已然是在艰难支撑,“大海捞塑”行动刻不容缓。

  “蓝色循环”项目获得国际认可的奥秘,就在于其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紧盯痛点难点问题,击破了“老大难”。笔者发现,其非凡之处在于较好地把握了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关键。

  我们该如何回馈海、照顾海?“蓝色循环”项目,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构建起海洋塑料垃圾“市场化垃圾收集—高值化资源利用—国际化认证增值”的流程体系,垃圾由“海漂”进入“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收集点,又被加工成塑料颗粒,最后变成再生产品,形成可循环价值链。

  “蓝色循环”项目实现了治理的全流程。海洋废弃物“收集—运输—储存—处置—再生制造”环环相扣,通过整体施策形成了正向循环,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给了“海塑”精准而持久的治理。

  然而,如果单纯靠政府补贴渔民回收“海塑”,往往动力较弱,清理回收变得“有一搭没一搭”。而“蓝色循环”项目在“海塑”溢价与碳交易红利的基础上,20%的资金作为“蓝色生态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绿色信贷、缴纳社保等增值服务。

  基于此,低收入渔民有了社保,不断增收,有的还获得了绿色贷款;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生产企业使用绿色原料,通过碳足迹标定和碳减排指标交易,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认可度……治理的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大海捞塑”的行动中,谁都没有落下。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船舶等组成实体化收集队伍;由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多元主体组建了“蓝色联盟”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着力实施“清洁海滩”等公益行动。人人都参与进来,共促“再造的美”。

废弃塑料瓶经过破碎减量后得到的塑料片 图源:新华社

  二

  有人评价,“蓝色循环”项目让海洋流动出了“循环美学”。自2020年起,该项目至今已累计收集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的项目。

  不禁要问,“蓝色循环”项目缘何在浙江大放光彩?回望来时路,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比如,先行理念的引路护航。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八八战略”中,“绿色浙江”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关键的理念指引。《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还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标杆”立为目标之一。正是政策的高瞻远瞩和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一以贯之,给了“蓝色循环”项目成长的沃土。

  比如,得天独厚的蔚蓝宝藏。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浙”里的海岸线超600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五,守护好地球母亲赋予的蔚蓝宝藏,我们责无旁贷。在浙江的这片海上,探索出“海塑”治理的成功路径、展现万里波涛的美丽风采,也是展现“浙江之窗”、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应有之道。

  再如,数智家底的有力加持。浙江拥有数字技术的深厚家底,这一加持使“蓝色循环”项目得以高效推行:收集网络化,5G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助力打造“海洋云仓”;流程可视化,转运的过程得以在平台系统清晰可见,比如由再生塑料制成的手机壳上贴有追溯码,一扫便知塑料的“前世今生”。

中国海洋塑料产业互联网(蓝色循环)数字大屏 图源:央视新闻

  三

  “蓝色循环”项目,实现了减污降碳与绿色共富的同频共振,获得“地球卫士”奖,既是褒奖也是新的期望。接下来,如何深入推进“蓝色循环”模式、守护蓝色星球?

  世界大洋相通,各国命运相牵。当前,日本核污染水在两轮排海约1.56万吨之后,又将从11月2日起进行第三轮排海,一意孤行充当“海洋污染者”;又有多国捕鲸业为谋求利润,屡禁不止,令人心痛;石油、工业和塑料污染影响着海洋动物生存……如此种种都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这也呼吁世界各国放眼长远,共同扛起“海洋卫士”的责任和使命。

  实际上,可以更多动员各方探索参与到这场“蓝色循环”当中,提高社会参与度,形成护海之力。当更多国家、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当海滨旅客、沿海民众、生产企业融在一起,当再生塑料加工商和消费者更加贴近,这场海洋的“清塑保卫战”才会有更持久的战斗力。

  “循环美学”绽放在一点一滴中。保护环境,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而对治理“海塑”等环境污染问题来说,多捡一个瓶子、多发出一声号召、多买一个再生用品,都是书写好“循环”文章的有力支撑,也是值得再发力的方向。当涓滴之力汇成海,更多资源进入循环,滩净海清将得以实现,海洋垃圾也能变为“海洋宝藏”。

  高分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海洋浩瀚深邃,神秘莫测又美丽动人。蔚蓝的海水,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推动文明前行的动力,期待更多像“蓝色循环”这样的“地球卫士”,让未来更蔚蓝。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